全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1k5sk.html
一、某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方案实例解析
(一)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5级)1180元/月。
(二)绩效工资
1、基础性绩效工资
职务职称津贴标准1950+在岗津贴标准1300×考勤系数×1=3250元/月
2、奖励性绩效工资
1)工资标准、工作定额、计算公式
副高职称人员的定额内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是15300元,对应的专业工作与科研工作定额G是280分(专业240工时/科研40分)。所有专业技术岗位一开始均有两三千不等的满额奖A(按岗位不同,设置为M2的若干倍,M2即岗位工作量津贴的单位岗位系数津贴金额,当年M2=900元),后因有人反对导致实际取消了。定额内工时45元,定额外工时22元。
计算公式:奖励性绩效工资=定额以内部分的计时工资+满额奖A+超额部分的计时工资。
2)计算方法与计算示例
(1)奖励性绩效工资计算方法之一
某副高级职称人员全年超额完成专业任务,合计311.52工时,科研分850分。
①定额内计时工资(岗位工作量津贴)
280×M2/20=280×45=12600元
②满额奖(岗位工作量完成考核基础津贴)
A=3M2=3×900=2700元
③超额或定额外计时工资(超工作量津贴)
(311.52-240)×22=1573.44元
故:奖励性绩效工资=定额内计时工资+满额奖+定额外计时工资=12600+2700+1573.44=16873.44元。
注:“满额奖”(岗位工作量完成考核基础津贴)原先的规定是只有当“实际工作量≥工作定额”时方可获得,由于该条措施的约束性太大且同时具备一定的不公平不合理性,故在征求意见时招致反对,后来人事处补充发布了没有完成工作定额的计件工资扣减方法,使其从“未完成额定工作量便全部扣除”变成“未完成额定工作量则按未完成的比例扣除”。
(2)奖励性绩效工资计算方法之二
某副高级职称人员没有足额完成岗位额定工作量,具体是:完成专业工时221小时,科研分10分,则其奖励性绩效工资有两种计算方法:
①直接按“完成的比例”计算:15300×(231 /280)=12622.5元。
②用“工资标准-未完成额定工作量应予扣减的金额”计算:15300-
15300×(280-231)/280=12622.5元。
3、各种业务性的单项奖
(1)专业方面
依据:《某事业单位专业工作量计算办法》
①指导费:指导人数N×8时/人×计时工资标准(22元/小时)。
②测试费:可按无差别计件(或计时)制、差别计件(或计时)制、分段计件(或计时)制(即定额内与定额外等不同工作量区间的计算单价不同)等方法来设计其计算公式。如分段计件(或计时)制的公式为:Y=不限工作量均可获得的工资基数A+X1份×b1元+X2份×b2元+X3份×b3元;差别计件(或计时)制的公式为:Y=按份数多少分级确定的工资基数A+总份数X×b元。上述公式中的A≥0。
(2)科研方面
依据:《某事业单位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①科研奖励:含课题立项、经费引进、专著出版、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成果获奖等项。科研奖励主要用于弥补科研方面的研究开支和科研成果的出版费用。
(三)分享工资
即某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第3项——调节基金。该单位是从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中按15%比例提取调节基金总额,再按下述公式分配给各二级单位,各二级单位在一定的原则要求指导下,采取具体灵活的办法进行二次分配。
公式:二级单位调节基金的分配率=(二级单位职工数/∑各二级单位职工数)×权重1+(二级单位服务对象数/∑各二级单位服务对象数)×权重2+[(二级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分值×二级单位职工数/(∑各二级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分值×各二级单位职工数)]×权重3。权重1、权重2、权重3分别为该事业单位调节基金中的二级单位职工津贴、二级单位服务对象津贴、二级单位目标考核津贴所占比例。
(四)其他工资
1、工龄工资。即某事业单位工资表中的“薪级工资”。先按职务或职称的级别定档,之后在上述基础上,应当一年上调一档,具体是:当年年度考核合格的,其工资标准自下一年度1月份执行新标准。某职工当年标准:443元/月。
2、加班工资。即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接受单位指派从事本岗位所要求的正常工作所取得的工作收入。工作日加班、双休日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标准分别是不低于平时工资标准的150%、200%、300%。如给双学位班服务对象做培训的课时费。
3、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的各项法定的津贴、补贴项目。如高温津贴、低温津贴。
4、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的本单位内设且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津贴、补贴项目。
5、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的各类非岗位性、非绩效性的奖金。
二、关于方案中工资分配的两点思考
(一)关于年度科研工作考核
该事业单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下属二级单位的《调节基金分配方案》中,建议当年扣减掉岗位额定科研工作量分值后尚未用完的余额顺延至下一年度使用,若下一年度还未用完,继续顺延至下年。依此类推,直至全部用完为止。
理由:如果不管当年科研分的高低一律只限当年有效,所实现的结果更可能是鼓励大家努力制造出更多的“学术垃圾”。看科研好坏,不应该片面地看发表的刊物级别或出版的出版社级别,因为这样做不能避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炒现饭的成果产生,更要看内容究竟怎样,提出了怎样的新问题、有什么新的视角、思路与方法,而要做到这点,就不能硬性规定职工每年都要出成果,要有让他们能够潜心研究做好研究的管理环境。
(二)关于二级单位调节基金分配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的“人数比”、“人数与绩效分数的乘积比”这种设计是否不妥?有没考虑到职工的岗位价值及其对应贡献的不同,还有,二级单位在二次分配中是否会考虑到上述岗位价值的不同?因而这样的一次分配是否有“部分平均分配”之嫌?是否可将上述指标公式改换成“二级单位岗位工资标准总和占比”和“二级单位岗位工资标准总和与绩效分数的乘积占比”?
三、关于优化二级单位内部调节基金分配和该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方案建议
调节基金的分配应当考虑职工的岗位价值以及实际贡献。其中:岗位价值由“职务或职称(含内聘)”决定,实际贡献由“专业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决定。
(一)二级单位管理人员的调节基金分配
借鉴该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的调节基金分配方法,考虑二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及优化管理改进管理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如下公式计算:
二级单位某职级管理人员所得调节基金=(该事业单位该职级管理人员的调节基金标准×二级单位调增系数K1)×(所分管或直接承担工作的学校获奖系数K2×所分管或直接承担工作的二级单位职工的口碑系数K3)
注:①该事业单位某职级管理人员的调节基金标准=该事业单位调节基金方案中该职级人员的岗位系数×单位岗位系数津贴金额M3。②各系数取值。K1≤1.2。K2的取值:起点为1.0;任何一项工作获市、校级奖励加0.1,此时K2最高为1.1;任何一项工作获省、厅级奖励加0.2,此时K2最高为1.2。K3的取值:起点为1.0;所分管或直接承担的工作在职工满意率调查中若获满意率大于60%则加0.1,若小于40%则减0.1。
(二)二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调节基金分配
公式如下:
1、二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调节基金总额=分配给该单位的调节基金-该单位管理人员已分配的调节基金。
2、某职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调节基金分配率=该职级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占比×权重1+当年专业工作量与专业竞赛成绩系数K4的乘积占比×权重2+当年参与调节基金分配所使用的科研分占比×权重3。
其中,K4的取值为:当年未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或虽参加但未取得名次,为1.0;当年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且取得名次(不限等级),为1.1。鉴于内部互评等常规专业工作质量保障环节所得评估结果因为各种人情化、利益化因素的影响导致往往并不客观公允,不能真实反映职工的专业工作质量与专业水平的实际情况,故在条件未成熟前暂不考虑。另,权重1、权重2、权重3的设置要根据上述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加以确定,其比值一般可设置为1:1:1。
3、某职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得调节基金=二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调节基金总额×分配率。
关于参与调节基金分配所使用的科研分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1)本年度做法
步骤1:为每位职工建立一个科研分储蓄帐户,以帮助确立正确的科研导向。
步骤2:统计各职工近N年(N为本单位工作年限,一般为5,当然也可以短至3年,长至10年)的累计科研分数,记入其科研分储蓄帐户。
步骤3:将职工的累计科研分扣除掉N年的岗位额定科研任务分总和,求得往年科研分盈余。
步骤4:将往年科研分盈余加上当年(即今年)所取得的科研分,得到科研总分。
步骤5:用科研总分扣减掉当年的岗位额定科研工作任务分,将出现三种情况:
A.结果为负,当年科研任务没完成;
B.结果为零,当年科研任务恰好完成;
C.结果为正,当年科研任务完成且有科研分余额。
对情况C可由职工选择以下任一种处理方式:
一是将所剩余额全部顺延至下年使用;二是将所剩余额的一部分(该部分分值=岗位额定科研任务分值*1倍)拿出来在当年使用,参与调节基金分配,剩余未用完部分则顺延至下年使用。
(2)下一年度的做法
重复上述步骤4到步骤5。
注:本方案稿所设计的参与调节基金分配的科研分计算方法,也适用于该事业单位在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时对科研分的计算。
相关微博条目:
Y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方案实例解析及其优化设计探讨:一、某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方案实例解析(一)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标准(5级)1180元/月。 (二)绩效工资 1、基础性绩效工资职务职称津贴标准195...文字版>>
http://t.cn/8kElXim (新浪长微博>>
http://t.cn/zOXAaic)
2013-12-26
【欢迎讨论】一项开拓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工具——用于分配工资、股权及更多项目,又好又简单又通用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大经济论坛
http://t.cn/8kIajmX
2013-12-08
薪酬管理主要公式及工具表格汇总:薪酬管理主要公式及工具表格汇总 一、薪酬的概念薪酬的内涵可取广义或狭义,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本文将薪酬作为经济性报酬的同义语加以界定,包括一般意义...文字版>>
http://t.cn/8kt3Qt7 (新浪长微博>>
http://t.cn/zOXAaic)
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