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font face="大黑体" color="#ff0000"><big><big>科技园区宁波经济发展的“助动器”</big></big></font></p><p align="left">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有60%-80%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其中科技园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与推动作用,如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科技园等,这些成功的科技园区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br/> 我国科技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1991到现在,已建立起了53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如深圳高科技园区、西安高科技园区、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苏州高新区、上海张江科技园区等。与这些地区相比,宁波科技园区的建设相对滞后。为此,市委、市ZF从科教兴市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作出了建设宁波市科技园区的重大决策,划出宁波日前最好的地块,实施最优惠的政策,下决心要把宁波市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宁波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示范区,为宁波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br/></p><p align="left"> 一、科技园区概况<br/> 宁波市科技园区正式成立于今年8月,是由原科技工业园区与甬江新区合并的基础上成立的。科技园区管委会内设四个局室,即办公室、劳动人事局、经济发展局和建设局,建设局还挂了宁波市土管局科技园区分局和宁波市规划局科技园区分局的牌子,管委会行政编制30名。<br/> 科技园区地处宁波城市东效,紧靠市区,是宁波新一轮城市发展的中心。园区东接镇海、北仑,西连江东区,南起通途路,北靠洪镇铁路,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宁波大学也在园区内。由于科技园区紧靠市区,濒临港口,因此开发建设可充分依托母城的配套设施和港口优势,交通也十分便利,水、电、通讯等基础配套有保障,可以实现新老城区联片开发,也有利于吸引人才到园区落户。<br/></p><p align="left"> 二、科技园区现有基础<br/> 1、 已有一批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br/> 1平方公里产业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区内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信等设施已投入使用。生活区内万里学校中学部、幼儿园、别墅区、五环大厦等配套设施也已投入使用。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园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br/> 2、已有一批企业来园区落户<br/> 截止目前为止,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54个,总投资11亿元;注册企业440家,注册资金18.6亿元。这些企业分属材料、医院、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已经建成或正开工建设的较大工业项目有华格建材、韵升计算机驱动器、春龙反光材料、海螺塑钢、爱米达发光二极管、标准厂房等,即将开工的有吉润等离子显示屏、永新光仪、爱发科真空泵技术、星普基因、宁波甬科机电、开放式磁共振仪及科技孵化大厦等;另外,已与科技园区签署协议,年内或明年将落户园区的有宁波机械控股集团的机电加工区、宁波医药控股集团的医药工业城、宁波药材股份的天然药物生产基地、宁波三维技术研究所、浙江省博士后宁波科技创业基地。<br/> 3、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科技优势<br/> 宁波市面上科技园区是中国科学院和宁波市人民ZF联合开发建设的高新技术园区。中科院已把宁波市科技园区作为其产业化项目的重点转移基地。双方将在科技园区内共建宁波工程技术研究院,并计划明年到园区投资建设5个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和宁波市人民ZF已签订协议,将在科技园区内联合建设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将在园区征地300亩,建立宁波新材料研究所,目前筹建工作已经起步。另外,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所,为配合分院的建设以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为起步建设214所宁波分所,已组织专人进行可行性调研;浙江大学也与宁波市合作,建设浙江大学科技园宁波园区,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也已上报中央,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早日批准实施。科技园区还聘请了中科院、兵科院专家为园区经济发展顾问和科技发展顾问,在园区内还有宁波大学等,这些都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人才支持。<br/> 4、报经省ZF同意,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r/> 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省科委已于去年10月批准同意宁波市科技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今年4月,省创建工作的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级别最高、区域面积最大、建设速度较快的园区。目前创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望在省、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明年初通过省ZF考评,正式授牌成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r/></p><p align="left"> 三、规划设想<br/> 宁波市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将围绕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宁波现有工业企业为依托,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充分借鉴国内外科技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面向知识经济新时代,把自己建设成为集工业、技贸、科研、仓储及住宅产业于一体,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r/> 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结合城区企业“腾笼换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成传统产业,改良传统产品,兴办一批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技术密集型项目。 近期(2005年)目标为:建成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商业居住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业中心能为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技工贸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0%,力争达到80亿元。 远期(2015年)目标为:完成都17.66平方公里地块的开发建设,使园区成为上规模、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区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技工贸总收入的比例超过70%。 为实现园区开发建设的总体目标及规划设想,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战略:<br/> 1、开放带动战略<br/> 将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招商水平,积极引进一批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资企业,实现产业发展与世界同步;同时引进国际国内的金融、贸易机构,加快国际化运作人才的培养,不断增强园区国际经济运作能力。通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速实现以引进外资为主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br/> 2、科技导向战略<br/> 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科技产业在园区发展中的占有量;科技引进与科技消化相结合,积极培养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外资和当今先进科学技术改造现有产业,使园区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和空间;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科技园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使园区的科技发展拥有活水之源。<br/> 3、人才开发战略<br/> 通过引进、培训、锻炼等多种途径,初步建立一支懂现代化管理、会国际化运作、有专业化知识的人才队伍;通过实行竞争机制、交流机制、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解决好跨世纪人才队伍的培养,从根本上保证园区建设对人才类型、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br/> 4、体制推动战略<br/> 我们将按照“小ZF大社会”原则,逐步建立园区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着力培育畅通灵活的经济运行体制,科学的决策体制,建全的监督和社会保障体制及功能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确保园区发展活力永存。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决定在办公大楼内设立办事大厅,安排工商、税务、银行及管委会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场办公,做到“一站式”服务,并对每个项目实行专人全线负责,真正做到服务到家。<br/> 5、孵化支持战略<br/> 为了使园区内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阶段减少投资,快速起步,我们申请设立了创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协助初创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及年检年审等手续;低价提供科研、生产、经营场地和文秘、通讯等后勤服务设施;帮助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的立项调查、组织论证、评议申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共同筹集项目开发的风险资金,提供融资担保,达到广泛吸引海内外科研人员、留学生到园区投资创业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