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34 1
2013-12-27

http://blog.sina.com.cn/u/3590692611

3、教育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教育产业规模已在万亿元以上,高中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有大幅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在近几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我们认为产业未来仍然处在黄金发展阶段,教育产业链在结构上的发展将出现许多机会,未来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几股力量推动:


a、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教育培训等需求。虽然整体高等入学率高,但是受教育结构上看,水平依然层次不齐,处于底层的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仍然有提升空间,未来将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受益者。此外,对于某些专业工作,虽然对学历要求并不高,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强,而目前这些专业劳动力短紧缺,如建筑行业的专业焊工等劳动力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未来需要通过培训解决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b、城市内对于教育培训需求。重视教育是中国家庭传统,现在的家长对于子女课外辅导等教育日益重视,根据统计,家庭教育方面的支出额呈现年均10%以上的增长。


c、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推广越来越便利化,在线教育规模化发展条件成熟。


信息化教学相关,从发展上看,教学信息化是大趋势。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教育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目前网民规模接近6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0%,近些年计算机价格的下降、智能终端的普及推广也使互联网的接入更为便利。虽然目前来看,中国互联网速度并不领先,但是随着“宽带中国”方案的实施,未来网速提升将进一步为在线教育发展作更好铺垫。


我们最看好教学信息化和家校互动信息系统的发展。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集中在教学,传统的教学产业链主要就是在学校教学,由老师当面授课,新兴的方式则是通过互联网教学。目前在线教育越来越普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而言,在线教育的形式可以做到将有限的教育力量复制扩大,单位成本相对而言更低。除了传统的在线教育网站以外,近年传统门户网站甚至淘宝也开始大规模推广在线教育课程,这成为未来在线教育市场推广的重要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可以较以往更加紧密。



改革红利


1国家安全


三中全会文件明确提出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于大国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国际上是“标准配置”,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过渡的时期,正面临“大国崛起的烦恼”,正需要在体制建设上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接轨。


a军工行业


随着国际形势及地区形势的复杂化,我国国防军工的战略地位和成长预期将进一步加强, 2013年我国军费预算为7202亿元,同比增长10.7%。虽然2013年我国军费投入占GDP的比例略有上升,但目前中国军费投入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例仍较低,军费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军工对于解决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着现实的战略意义。


b信息安全


传统国家安全主要是对内确保社会稳定、对外保护国土国民安全。随着“棱镜门”等事件爆发,之前不是很重视的金融、网络、信息安全或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建立自主、安全、可控的IT架构体系将成为我国信息安全的首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空前,推动国内产业拐点出现。


c安防行业


2015年我国安防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年出口交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达到1100亿元,视频监控是安防产业链中产值最大,行业发展最快的安防细分领域。



2国企改革


第四条主线在于国企改革,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思路,我们分析认为未来国资的改革思路将会学习淡马锡模式,国资未来将会仅仅履行出资人的角色。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之一,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国企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推进市场化,激发竞争活力。总结而言,即进一步推动市场化、多元化、股份化。


投资机会上看,我们建议关注四条投资主线:1、建议关注垄断性行业对民资放开,如油气开发领域受益的民企等;2、一般竞争性行业,建议关注公司治理结构较优、竞争力较强、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或实现了股权激励的优质国企;3、对于大集团小公司类的国企,看好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并购重组机会;4、此外地方国资的改革实践中建议关注上海、北京、广东等区域性国企。



3农业行业


农业行业的催化剂较多。首先,2014年的投资主线之一在于通胀,明年二季度CPI增速将可能达到3.5%以上,根据历史表现上看,农业股相对收益情况与通胀情况高度相关,我们认为在所有行业中农业行业会脱颖而出。


其次,未来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在事关城市,同时也事关农村发展。过去,我们的发展模式在于利用剪刀差让农业补贴工业,农村补贴城市,未来这种模式将得到改变。此次三中全会提到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这里暗示的是未来的模式将变为工业补贴农业,城市补贴农村。同时从最近中央的文件表述中也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农业的重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中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未来农业发展将迎来重要历史机遇。


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另外,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式也将发生转变。一方面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与更多的农民入城背后意味着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因此将倒逼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另外一方面来看,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而归根到底除了食品中间的加工等环节出现问题外,农业作为食品安全的基础是重中之重,未来除了农业的机械化以外,生态化的养殖和种植业将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4资源价格改革


此次三中全会对于资源的改革要求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积极贯彻落实,原因不只在于政策层面的推进,而更在于我国现有国情的考虑:我国现有人口结构决定着我国未来人口红利的释放将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峰,原本供给大于需求的格局将会倒置,引发的将是通胀水平达到另一高度,而在当前若不将资源要素(价格)进行理顺,未来的改革难度将受到更多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源要素的改革将是重点主题之一,而改革的目标无疑将是市场化的结构调整。其中,我们最看好天然气和水两个领域的改革。


a天然气


从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业格局来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问题:1)资源集权;2)供给不足;3)定价不市场,而三者之间也存在着环环相扣的矛盾,周而复始导致我国天然气产业短时间内陷入成长周期中的瓶颈。我们认为未来天然气领域的改革总体思路将秉承集权形式打破、鼓励市场化的模式,并强调通过市场化的定价来合理分配资源,调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生产积极性,而天然气产业的改革也会萌发资本市场预期的变化,割裂出独立的一块投资机会。


倚靠地方资源优势的油服企业更具投资价值。从我国天然气当前结构调整预期来看,管网拆分将是打破垄断最有效的方式,管网分拆是必然趋势,管网不分离、改革无意义。在我们之前的天然气产业报告中,就提及管网资源对于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业的重要性,盈利能力不容小觑,而更重要的是,管网资源隐含了井口价格的垄断权力,影响着上游开采的积极性。


从美国油气改革的发展历史来看,管网资源从产业链中独立与井口价格市场化定价密不可分,因此,若此次改革能够将管网独立成群,伴随的将是我国天然气井口价的放开,上游开采更具市场化,同时,也预示着上游开采企业的第二次生命周期的到来,不必仅局限于成本角度进行盈利考量,更可以从资源分配进行交易溢价,开采、勘探的动力也就更强烈。而其中,非常规气的开采、勘探将进一步放开,而合作方式未来将更有可能复制潜能恒信的模式。我们对于潜能恒信模式的理解为:油服企业商业服务模式的再升级,即:从过去仅提供油气装备升级为工程承包模式(EPC),转而再升华为参与经营的类BOT模式,而再升级的前提在于上游垄断的放开,割裂出一部分的市场空间。


同时,我们更看好倚靠地方资源优势的油服企业,原因在于若管网资源放开,将预示着三桶油的权力将被削弱,地方政府会较以往更具有干预权,而拥有地理油气资源优势的油服企业也就更易通过先进技术换取地方资源,如:仁智油服、准油股份等。


中国油气服务企业兼并潮将拉开序幕。从天然气管网分拆到油服企业市场机遇与挑战,逻辑顺延至此,将抛出另一个观点:油服企业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的解答为:必将引发新一轮中国油服企业的兼并潮,简单理由就是在于企业在面临风险与机遇时,必将增强自身实力,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进行企业层面的改革。


总体来说,通过简单的逻辑梳理如下:1)具有地方资源背景的企业,如:仁智油服、准油股份;2)已拥有较大国外业务比重或参与国外油服企业收购的企业,如:惠博普、通源石油、杰瑞股份;3)以及三桶油的核心油服企业,如:中海油服等。


b水


水资源要素改革在此次三中全会各要素排序中名列最前,表现了水资源要素改革在当前是最为紧迫、重要的一环,早在2002年,我国水务行业的改革就已全面铺开,分别对水务企业的经营模式、产权制度进行了调整,我们认为,未来水资源要素的改革重点将是水价的改革。


对于我国水资源价格的调整,在近些年中已有所起色,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小步快跑,循序渐进,即分项逐步推出对于价格的调整:1)征收污水处理费用;2)水价制定市场化;3)逐步推进水资源收费制度。


近些年中水价政策的集中式推出,也体现出我国水价定制的不完全,而从我国水价定制本身来看,的确存在诸多不足:水价上调周期过长(过往是在3-6年的调价周期)导致污水处理费部分区域无法覆盖成本,水资源费的征收不能反映我国水资源属性的稀缺等。因此,在成本上涨(人力、固定资产投资等)、我国水资源稀缺的压力下,未来水价的提涨仍是预取之内,而从水价4大组成部分来看,我们预计,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调整将是主要方向,而对于推出的形式,我们认为,阶梯水价的模式将是最为合理的方式。


未来水资源改革的主线将围绕水价改革进行,总体改革方向是最为明确的,而对于水价改革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围绕两方面进行:


一、水务工程企业将获得利好。随着未来水价提涨预期的到来,企业自身用水成本将有所提高,加强自身水处理能力将成本企业控制成本关键,而根据有关规定,若企业自备污水处理设施且排放标准达标,可向环保局申请减免污水处理费用,而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江河、湖泊的则可以免交污水处理费,因此,随着水价的提涨、污水处理费的提高,未来企业污水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将增加,利好相关的水务工程企业,相应的投资标的,巴安水务、津膜科技、万邦达等。


表8:水务公司业务分布图



二、看好全国阶梯水价铺开后,智能水表的应用市场。目前已陆续有部分地区贯彻执行阶梯水价方案,未来仍有预期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根据我们行业研究员的统计,当前国内智能水表渗透率不足15%,远低于智能电表80%以上渗透率和智能燃气表50%左右渗透率,假设到2020年国内智能水表的渗透率达到50%,则14-20年智能水表行业复合增速将达到25%,若政策驱动导致传统机械水表改造在未来某些年集中释放,则行业增速或将远高于25%。行业内龙头企业有望大幅受益。三川股份、新天科技等。。(邵宇/‍‍环球老虎财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28 13:34:23
很详细的布局,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