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缩减:靴子温和落地 事件:12月18日美联储公布,明年1月开始月度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即每个月将购买3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400亿美元国债,同时维持既有的利率政策指引措施不变,仍坚持承诺在失业率降低到6.5%且中期通胀预期达到2.5%之前,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不变。
点评:此次议息会议结果意味着美联储退出QE的“靴子”已经落地,也彰显当前美国经济保持良好复苏势头。退出QE时点虽略早于我们的预期,但总体来看也并不太出乎意料:
我们在6月20日的点评报告和年中宏观报告《钱荒揭示多重危机因素,宏观调控迎来微妙转折》中就提出:可能退出QE时点落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在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报告《未有时间表,市场预期一致性减弱》中认为:缩减QE时点即使落在年底,缩减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次会议决定缩减100亿美元规模资产,MBS与国债各占50亿美元,并在未来的议息会议上,对进一步紧缩措施要相对更加谨慎。在缩减时点开始启动后,市场关心的焦点也将会转移到下一次缩减的时点与规模,因此我们认为在QE未完全退出的进程中,美联储进一步缩减QE时点与规模的预期仍将牵动着全球资金与利率的走势。若维持温和削减趋势,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影响要小很多,而风险则在于超预期的削减或加码。
伯南克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如果通胀和就业持续取得进展,将在未来每次会议上均温和缩减QE,这意味着要到明年底时完全结束QE”。虽然伯南克即将卸任,但鉴于耶伦与其货币政策理念的相融性,以及伯南克仍将继续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其言语给出的指引不可忽视。明年共有8次美联储议息会议,若经济数据的表现一直符合美联储的预期,那也意味着每次会议上的缩减规模平均不会超过100亿美元,处于相对温和的缩减状态。
美联储此次也调整了对未来的经济数据预测,下调了明年的失业率预测,对明年GDP增速的预测范围也略有扩大,缩小了明年通胀PCE的预测范围(仍低于2%的目标),下调了核心PCE的预测。从预测数据来看,美联储对于明年就业数据的改善偏向于乐观,认为明年失业率有望落在6.5%的目标值下方,不过会议声明中也强调了,“在失业率下降至低于6.5%以后的很长时间,将联邦基金利率继续维持在当前区间很可能仍是合适的,尤其如果预期的通胀率继续低于2%的长期目标水平就更是如此”。这也意味着明年出现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根据会议上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大多数认为加息时点可能会落在2015年,且升息幅度较小,届时联邦基金利率仍可能维持在1%以下的水平。
总体看来,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得到提振。因此造成股市的上扬和长期利率的微幅上升。对我国来说,由于此次缩减并不算出乎预期,而且此前市场也对此也有过较为充分的反映,所以总体来看短期冲击不大,预计我国资金净流入的状态短期内也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构成威胁。不过中长期来看,则要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缩减购债规模以及未来的加息)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若未来由于就业与通胀出现大幅波动而采取超预期的措施应对,如购债规模加码(目前看可能性微弱,但暂不排除这种可能,伯南克以前也曾表示过会进行相机抉择,需要的情况下不排除加码)或者缩减规模突然加速,这显然对于我国资金流向、利率水平等会形成明显冲击,也会加大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应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