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地理书里,我们常常看到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其实现在看来,这句话并不正确,因为我国的领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山地,并不是可以用来耕种的耕地用地,这一片地区的开发,对于能源相对并不是那么丰富的我国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比如哥伦比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自然资源的数量并不等于可利用的能源数量。
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NaturalResources》(自然资源) 2013年12月发表了哥伦比亚EAFIT大学地质学院Michel Hermelin的研究论文,研究了哥伦比亚城市麦德林成长的原因。在文章中,作者详尽分析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及相关地理条件、特征。(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原文)
麦德林是一个拥有350万居民的城市,位于哥伦比亚西北部的安第斯河谷。这座城市不太容易进入,因此对它的经济增长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并不容易。麦德林为什么能成为全国人口数量第二的城市?
为什么同样的命运没有降临到其他拥有更好地理位置的城市中心?在18世纪末,当麦德林仅仅是一个被新格拉纳达(最穷的)包围的小山村,它是如何占得先机发展起来的?是由于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吗?
作者以一个地质学家的身份,从城市成长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来探讨这个问题。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颁布的关于城市基础的法令相当细致,考虑到了城市中心的几何形状和城市人口多少:印第安人除了奴隶和仆人以外,不允许住在城市里,只能住在与城市分离的农村。圣玛丽亚德拉安提瓜德尔达里恩,这座西班牙人首次建立的城市,最终被巴拿马取代,而巴拿马就是因为良好的地理位置而变得繁荣起来的。
三个半世纪前,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确实是解释麦德林发展基础的一个好理由: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赋予了山谷种植谷物和喂养畜禽的肥沃土壤。尽管矿业逐渐衰落,农业的发展也逐渐被城市化取代,但城市仍保留了农业在商业上的一席之地。
山谷作为人类理想住地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中叶,此时人口数量达到50万。而如今,麦德林的居民超过350万。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水和能源不再是人们投入过多关注的自然资源,建筑材料都不得不从更远的地方运送回麦德林。当高速公路按计划顺利地把山谷和其他哥伦比亚地区连接起来时,这些材料的运输就会变得更便捷。
总而言之,麦德林最初归因于自然资源的成长已差不多完全消失了,尝试居民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产生人力和经济资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还有人在猜,究竟是什么让麦德林变成哥伦比亚国内人口和财富排名第二的城市。
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http://www.scirp.org/),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