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3266 6
2008-01-11

中国金融考试网:www.cfexam.com

中国金融考试网论坛:http://www.cfexam.com/bbs/index.asp

该论坛由国内著名的联考培训机构聚英教育集团发起,论坛管理主要由厦门大学在读金融系研究生完成。

论坛欢迎各位有意参加金融联考的朋友。

现给出些论坛精华贴的链接:

 给大家真实的厦门大学金融07级录取信息:http://www.cfexam.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6010&page=1

当初激励过我的一篇文章:考上人民银行某届师兄的经验:http://www.cfexam.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6046&page=1

一个厦大金融07级学生对过去两年的回忆:http://www.cfexam.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6012&page=1

更多内容欢迎大家访问论坛。

金融联考简介

1.金融联考背景概况

为提高金融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引导和规范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提高我国金融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长期酝酿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全国13所大学和金融教育机构决定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对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金融学”科目实行联合考试。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是参加单位自我规范的协调行动。联考的准备工作历时近两年时间,在这段期间里,联考单位分别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召开三次工作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组织落实。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联考单位研究生院的积极配合下,联考工作得以顺利地,有步骤地开展起来。

2. 金融联考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金融联考的目的是:(1)规范金融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范围、内容和形式,统一试题的难易程度;(2)增加入学考试的透明度,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3)引导和规范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使金融学专业教学与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联考的基本要求是:要求考试理解与掌握“金融学基础”(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02-2006年参加金融联考的高校

首批参加“金融学”联考的13个单位是:(按各单位参加联考确认函日期为序)南京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复旦大学。

参加2003年第三次金融联考的12所高校是: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南开大学;2003年联考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3个部分。

参加2004年第三次金融联考的13所高校是: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南开大学;2004年联考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门。

参加2005年第四次联考的15所高校包括(按拼音字母排序):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商学院、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

参加2006年第五次联考的16所高校包括(按拼音字母排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山大学。

4.联考的科目与内容

2005年联考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分。2005年联考内容对宏观、微观金融学两部分的相对比重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微观金融学的比重,试题结构中,五类题型分布不变,调整题型顺序,适当降低选择题难度,论述题不再采取选择答题方式。

2006年联考的科目仍然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分。2006年联考,微观金融的增加仍是发展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和难度将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在试题结构方面,2006 年的联考试题将在2005 年试题的基础上取消名词解释和多项选择题,增加单项选择题和简述题的比重。

2007年的考题形式为30到选择题  7个计算分析题  1个论述题 

2008年的题型又发生变化:选择题不变  计算分析题减少变为计算题   增加了一道论述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31 17:15:0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 17:54:00
一起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30 10:42:0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4 13:14:49
谢谢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1 23:15:08
xiexielouzh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