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农林经济学
[转帖]大米涨价预期 通胀压力扩散
楼主
xuehe
1886
1
收藏
2008-01-14
已近年关,北京七河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河源)的市场总监刘爱红日益忙碌,作为北京商场超市系统最大的大米供应商,正在做明年的销售计划和策略。面对今年以来的粮食和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他在不断地调研思考,明年的大米行情是涨还是不涨?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以下简称CPI)同比上涨6.9%,创下十一年来的新高。其中,占CPI权重33%的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不过,相对于食用油和肉禽蛋的迅猛上涨,粮食价格仅小幅上涨6.6%,而大米涨幅更为平稳。
大米为何低位运行?
“粮食圈子的人一见面,都说其他粮食和食品价格都在涨,大米还能扛多久?”刘爱红这几周经常与同行聚会聊大米价格。
在11月份的粮食和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八大类别中,油脂价格上涨35.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8%,猪肉上涨56.0%,鲜蛋价格上涨10.0%,鲜菜价格上涨28.6%,鲜果价格上涨12.9%。而粮食价格仅上涨6.6%,大米价格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根据统计局的分类,食品类包含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鲜蛋、水产品、鲜菜、鲜果和调味品等。这8大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粮食;而粮食里面最重要的是大米、小麦、玉米,大米又是粮食的重中之重。
1996年~2000年,粮价持续走低;2001年~2003年,国内产粮价低位盘整;2004年以来,粮价快速回升;2007年10月,实际收购价稻谷为0.85元/斤,小麦为0.76元/斤,玉米为0.73元/斤,都分别超过或者接近1995年或1996年的最高价。
不过,从居民终端消费价格来看,小麦加工品、玉米加工品价格都远远超过稻谷的加工品——大米价格的涨幅。在今年的粮食和食品价格全面上涨过程中,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的重要主食——大米的价格一直走势稳定!
以七河源为例,2007年至今,七河源全线十种规格产品没有上涨一分钱。这家大米供应商今年在北京通过商超零售渠道销售各类大米3万吨左右,销量占北京大米商超系统销量的40%左右。
“今年年初,我们的圆粒散装米商超零售价是1.99元/斤,长粒散装米是2.46元/斤,到现在11个多月,也是这个价格。但是公司的优质稻谷收购价在涨,人工工资等运营成本在涨,其他的粮食和食品都在涨,七河源在最大程度地内部消化这些成本增量。”刘爱红说。
“一是大米供需关系相对平稳,中国的大米一直以来是自给自足,所以不大受国际市场影响;二是大米的下游需求不多,不像小麦,有各类面食制成品的需求,所以大米的产业链不长;三是民以食为天,大米是老百姓的‘命脉’,无法替代,如果大米价格大涨的话,那么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刘爱红向记者解释了大米价格涨幅不大的三大原因。
涨价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重视粮食生产的努力在2007年再次获得了回报——粮食连续4年丰收,今年1万亿斤的粮食产量成为制约粮价上行的压力。最明显的莫过于,今年以来相对充裕的稻谷供给一直压低米价的涨幅。
政府部门本周乐观预测,今年小麦、稻谷产量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小麦库存充裕,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虽然玉米产量略有减少,但在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的情况下,我国玉米也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总体上看,明年粮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不过在一个CPI达到6.9%的水平上,中国的大米企业正在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它们的举措从某种程度上将影响2008年的粮食价格。
“整个大米行业的毛利率只有3%左右,许多企业的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直接成本就已经超出90%,许多大米企业的成本压力很大。举个例子,在批发市场,10公斤袋装的50元钱的大米,商家会以五毛钱的差价卖出!”刘爱红对记者说。
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多数大米企业通过内部消化了成本的压力。七河源与下游企业缩短了结算周期,使其在东北庆安的总公司有资金通过预购方式封住了一部分原料成本;其次通过整合、优化业务流程,使物流成本由原来的20%降到现在的15%,这些措施极大地化解了成本阶段性上升的压力。
通过内部消化成本的方式能够在2008年持续吗?种种迹象显示,已经有部分大米企业扛不住了。市场中部分个体商户为了规避成本压力,同时又不涨价,在把售出的大米中加入更多的劣质米。大米行业秩序在变乱!——这是一种明显的涨价前的市场信号!
“中国大米企业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它们会最终向市场转移成本压力,粮食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仍会延续,大米会在2008年最后一个开始涨价。”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
最为关键的是,在需求基本稳定下,大米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由于小麦、玉米和大豆今年以来的持续上涨行情,东北的农民们正在考虑,来年春播时不再种稻谷,而改种大豆或者小麦;而在近期,由于大米成为粮食和食品类价格唯一涨幅不大的品种,农民“待米而沽”的意愿正在上升,大米企业收购优质稻谷并非易事。
刘爱红甚至向记者坦言:“明年大米涨价是必然的。我们无法承诺多长时间内不涨价,但我们争取最后一家涨价!”
加息是必须的!
鉴于粮食和食品类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市场继续调高2008年的通胀预期。
申银万国资深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通货膨胀正在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即使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提高的影响,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有可能保持在6%以上,明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将在5.5%以上。
随着年底粮食和食品消费高峰的到来,政府正在密切关注粮食和食品的供应与价格波动。
12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等五部委发出通知称,各地要进一步细化粮油应急动用方案,尽快明确应急粮油加工和供应定点企业,以满足粮油应急供应需要。
但央行仍在考虑!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对于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或调整货币价格来有效解决CPI上涨问题,央行正在认真研究。但他坦言,这一问题可能会有一定争议。
尽管目前通胀仍属于成本性推动的结构性通胀,但是越来越多的分析师们认为通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当局的政策紧缩是必须的。
“在持续实际负利率状态下,加息是必须的;相反,连续数月不加息只会造成通胀继续蔓延。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实施加息。”张寅说。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yaz429
2008-1-31 09:36:00
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特别是调整货币存量可以解决CPI上涨的问题吗?很多人对此持肯定态度。但很少有人关注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以及由此给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带来的冲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转帖][zz]通胀压力下的中美差异
[转]通胀压力下的中美差异
[转]辜胜阻:当前通胀压力考验ZF调控能力
[转]2011:通胀压力下的政策取向
瑞穗证券-不应低估通胀压力及**抗通胀决心
一季度经济走势平稳 通胀压力未减
2010年下半年通胀压力分析.pdf
9月PMI数据显示: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增加
中银国际价格数据点评:通胀压力无忧;曲线延续变平20181109
求教 为什么美联储降息会使我国有通胀压力
栏目导航
农林经济学
爱问频道
人力资源管理
SPSS论坛
学道会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数据.r ...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