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是披着羊皮的狼?
近日,湖北省副省长在部署2008全省教育工作时说,“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将面临生源不足,从而导致高校资源过剩,5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
“高校破产论”并不新鲜,在吉林大学曝出负债30亿的新闻时,各大媒体就讨论过中国的大学引入破产制度的可能性。最终,教育部长周济坚实否认:部分高校“破产说”言过其实,中国的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
曾有老外说中国没有大学破产真是一个怪现象,不过国内一所名校的教授的话可以回答他的疑惑,“哪个大学不欠债!大学是国家办的,大家都欠债,难道都破产吗?”
据统计,中国高校贷款规模超过4000亿元,许多大学都得靠“卖了学位卖土地”还债。
这里,我们姑且不论中国是否要引进大学破产制度,我们只要再体味一下当前的大学环境就好——人们的感受是:大学沦落为了土地和文凭批发商,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
抛却以上现实,在对中国教育的信任上,似乎更让人感到悲哀,本应对大学有无比向往和信任的学子们,不但发出对大学越来越陌生的感叹,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