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970 8
2014-01-02
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哪怕一篇经济类论文。今天特意读了一下《经济研究》上《国有企业 双重 效率 损失研究》一文。
读完之后我很无语。这就是经济学研究吗?把一些如同大白菜一般的道理,用经济学词汇包装一下,就是顶尖论文了?
翻看报纸,这样的论调都不知道重复多少年了: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底下,创新能力不足。换个“双重效率损失”,尼 玛就成了顶尖学术论文了?好多记者调查文章,更感性,更能让人体会到国有企业的这一状况!
至于所谓文章的精华:创新能力不足,更是国有企业弊病。这个,似乎也不是新论调了吧?还用得着套用公式计算一番?奖金等激励措施,提高不了创新能力,鬼都知道。不是我所有企业,捞一把就走,鬼才关心你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呢。
说实话,咋样提高创新能力,才是我们普通公众所关心的!!!以文史类论文标准,这只是一篇未完成的论文,写不下去了的论文。因为,缺乏idea。
以文史类的写作经验、写作技巧来说,要说明这种老生常谈的论调,简直是小菜一碟。只是文史类的不掌握经济学名词,不懂摆弄公式罢了。这就是经济学的高深idea?文史类要提炼一个idea,要难五倍,呵呵。
强烈建议经管类同学,练习写一下文史类论文,提高炼题能力、写作能力。这样,以后你们的文章,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会更上一层楼。
也难怪,以前的学者,很多都精通或粗通文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 19:49:4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01:32: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03:1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10:27:45
看到楼主的论调就是文史类的老毛病,从概念中来到概念中去,这样一篇文章可以无限扩展,好像都包括了,但是似乎每个问题都没讲清楚,还没法定量;经济学是具有专业性的学科,不是人人都能懂的,不懂就不要妄加评论,此外,楼主以偏概全,看了一篇论坛上有争议的经济学文章,就指导经济学写作,笑话,哈哈,经济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有严格的研究范式,在社会科学里是最规范的,接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设求证,用模型也好,数据验证也好,都有一套推理逻辑。现在不是很多搞文史哲的人也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楼主的话有失偏颇,还是专心去研究你的文史哲吧,别妄加点评经济学了。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12:44:36
楼主还是学习下经济学后再做评论吧,隔行如隔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