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2445 3
2005-06-19
稳健财政政策下的国债资金投向研究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这就意味着运行了长达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功成身退,而与积极财政政策同样运行了七年之久的国债政策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国债的淡出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全撤出是不一样的。所谓的“稳健”就是一种适中性原则,目前我国经济并非全面过热,也没有发生高的通货膨胀,并且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因此不是瞬间放弃国债资金这种宏观调控手段,而是要适当地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逐步调整国债资金的投资方向,优化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配置,弥补经济转轨时期财政职能缺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地发展。

在稳健的财政政策下,国债资金可以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任务中解放出来,转而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的投资。有研究表明,国债如果被用于公共资本的积累,不但不会因发行债务而在未来给政府财政带来负担,反而会与私人资本产生互补作用,提高私人资本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一、国债资金在竞争性领域中的退出

目前,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制度环境,为了使市场机制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调节作用,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来的资金不应该投到竞争性领域。但是政府如果全面退出竞争性行业,就等于让跨国公司利用其资本、技术、营销优势挤垮我国幼稚的民族支柱产业,因此必须区分国债资金在一般竞争性行业的退出与重点竞争性行业的退出。

1.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

一般竞争性行业如服装、纺织、家具、塑料、金属制品等都具有资金投入较小,进出市场容易,资金回收期短,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而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即使没有国债资金的支持,这些行业也会得到快速、充分的发展。国债资金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2.支持重点竞争性行业发展

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能只依靠一般竞争性行业,更须依赖重点竞争性行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主要是重点竞争性行业的落后。重点竞争性行业具有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生产率上升较快的特点,它的发展对于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具有关键作用。政府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就是要集中财力、物力投入到重点竞争性行业中去,增强国家竞争力。

二、加大对教育、国防等重大公益性事业投资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发行国债以来,国债的发行规模愈来愈大,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但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国防支出和科研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却不断下降。这种下降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们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和调整,更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1.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

根据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是知识,它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效率,人力资本也是如此。知识与人力资本的多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率,而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则深刻地影响一个社会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积累。从这个角度说,教育也是经济增长中至关重要的内生变量和生产要素,它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升级换代,关系到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内涵型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用国债资金投入公共教育事业有着现实和积极的作用。

2.加大国防支出和科研经费支出

现代国防事业是一种高科技事业,它不仅仅是一些人员费用的消费性支出,更是积聚了一个国家的整个科技水平。国防工业要求的高、精、尖技术会带动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新技术和新知识会通过各种扩散途径波及到其他行业和私人部门,从而使技术进步成果融合到整个国家。如果用国债资金用于这方面的支出,那么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就存在互补性,就会提高整个国家的资本边际效率,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提供雄厚的技术积累、知识积累和掌握高新技术技能的人才资本积累。

三、加强基础研究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基础设施是人类自身有目的建设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设施越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无论是对经济结构升级还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许多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难以获得稳定、持续和充足的支持,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所削弱,各地方政府更是由于财力不足无法承担应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及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科学积累不足,技术储备不够将会影响我国持续创新的能力,而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将国债资金转贷给地方政府以增强地方财力,进而支持基础研究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弥补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财政职能缺位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从长远来看,加强基础研究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但有利于实现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而且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别,协调城乡关系,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19 16:07:00
给点修改意见,谢谢大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1 00:19:00

搂主能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国家新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来分析问题,很好。

但是通篇开看,缺乏理论分析,二、三方面基本是现象的描述,而且只是指出了现实这两个领域资金的缺乏,没有给出以国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及合理性的分析。

另外,国债是要国家还本付息的。国债进入没有资金收益的纯公益性事业,不应提倡,应该慎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1 09:39:00

楼上言之甚是,吾定改之,谢谢给予金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