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767 11
2014-01-05
      完完整整看完了《大明劫》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向改革者致敬的作品。
      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的土壤上,历代改革者总不会有好下场。从商鞅的车裂,到王安石被贬,再到张居正被挖出来鞭尸……《大明劫》虽然将历史上两个毫不相关人物绑在了一起,但本作力求反映历史最严肃的表情。豆瓣挑剔的网友也给出了7.5分的高分,并非浪得虚名。孙传庭仆一到任,发现现实如此残酷——潼关守军装备残破、府库不足、兵士倦怠,根本不堪大用,直到瘟疫的爆发,把这场危机推向顶峰。此刻大家都很清楚,不变革,就无出路,就必死无疑。然而,像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吴和孙首先面临的是重重阻力:
  传统和权威的掣肘:吴又可的师傅一再强调《伤寒论》的老方子,不肯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方法,贬斥吴又可
  中央的不信任:皇帝担忧兵权在握的孙传庭时久生变,一再催促出兵却不发粮饷
  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地方上的土豪士绅为维护自己的田产,处处阻挠孙部征地征粮
  内部的分裂:大敌当前,而自己身边不断地冒出吃里扒外的叛徒
  那些想要挽救的人,偏偏还不愿配合:得病的士兵不肯吃药
  最后,吴又可“重症用猛药”的一席话,点醒了孙传庭:改革没有退路,披荆斩棘也要前进。孙传庭终于大开杀戒,直到夜袭伤兵营一幕,把全剧推向高潮。
           其实,改革就是这般困难,无论在哪里。李维安出走东财,作为东财学子,莫不扼腕叹息。尽管常常发帖调侃母校,黑母校,但内心却真正在流泪。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财,如今却沦落到这般地步。想当年,多少学子超重点线数十分,昂首挺胸走进东财。在东北,只要说出自己是东财学子,许多路人都能举起大拇指。曾经漫步星海湾,还常看到许多学子在放假的时候穿着东财校服玩耍。我知道,那是一种自豪。第一次听到东财校歌,以为是首浪漫抒情的歌曲,结果听到原版才发现如此豪迈,东财变成了冬菜。
       这是到哪里都难见的奇葩学校。一所大学,有校歌、有校服,高考分这么高还不是211。但四年学习生涯,让我对这个学校充满了感情。毕业以后投母校杂志,幸被录用,也让人感受到母校对学子的深情。当我背上行囊,写下那份荣耀,离开学校的时候,毕业证上还是艾洪德的名字。之后李维安才来。尽管不知道高层发生了什么,但从留校的同学和学弟学妹们的口碑中得知,新校长很给力。学校电脑好了,图书馆变了,食堂变了,之远楼的座椅板凳换了。行政人员办事效率高了。高层次的讲座也多了,学校视野更加国际化了。东财学子都渐渐符合凤姐要求的国际化视野的择偶标准了。
       这应该是个改革者,才能有这么多看得见的改革成就。然而,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切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既得利益者是会疯狂反扑的。这就是斗争。用《大明劫》中吴又可的话来说,东财的顽疾,其实早非一日猛药可以根除。早在本科的时候,据不可靠消息,就听说某市长的儿子不学无术上了母校,然后母校某博导帮他写论文,从本科到硕士。硕士考试门都没进就得了三百七八。最后市长倒了,儿子也被迅速退学了。还有某领导和某女副教授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一些导师拦住学生不让毕业,为了多打打工发发文章。唉,类似传闻真得很多,相比很多学子都应该有所耳闻。从学科建设来看,东财一直都是近亲繁殖,博士留校确实很容易,而且各个都觉得自己很牛。始到某985读博士后,才发现这些人是什么水平。几篇《统计与决策》就能打发人。
       可以想见,李维安当时面临着怎样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团。要与之作斗争是多么难。
       影片的最后,孙传庭壮烈战死。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就算此役战胜,也不可能有所善终(那些土豪朝中的内应会无动于衷么)。他背负了改革者的原罪——牺牲无辜,他杀业深重,死是他唯一的结局,也只有其死,才能对应吴又可作为救人者的生。
  吴又可发现了克制瘟疫的方法,但是最终没有救成那些病号;孙传庭励精图治,最后也没能挽救大明。积重难返之下,人亡,国亦亡,这个劫数,终究逃不过。世上最可悲的事,是找到了方法,却已没有时间。改革,何必待到危亡之时。 东财的衰落也是这个劫数,终究逃不过。李维安打破既得利益的蛋糕,是找到了方法,但是没有机会了。因为面对陈腐的人事系统,他是一个人在战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6 09:12:55
写的很给力 历来改革就是要破旧立新 破旧谈何容易 既得利益盘跟错结 没有绝对的权威自上而下或者广大的基础凝聚共识自下而上 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6 09:14:43
改革者如果不占有绝对的权利优势,那绝对会悲剧,但是权利又是需牵制,所以这是一个博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6 09:28:06
在中国这样的土壤上,历代改革者总不会有好下场。从商鞅的车裂,到王安石被贬,再到张居正被挖出来鞭尸……

======================

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包括在内吗?成功者被你选择性忽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6 09:30:09
看论坛里这么多说东财损失的 身为天财人很期待这位新校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6 10:59:31
josejose 发表于 2014-1-6 09:28
在中国这样的土壤上,历代改革者总不会有好下场。从商鞅的车裂,到王安石被贬,再到张居正被挖出来鞭尸…… ...
你只知道改革总设计师不知道改革总工程师。在信息过滤网中,想必你对改革总工程师的悲剧以及由此引发的春夏之交的散步知道的不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