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092 2
2014-01-07

   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66万亿美元,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经济成果,它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损害,同时,人民币汇率由原来的81升值为61,这意味着原来美国以8元人民币借入的1美元逆差,只需6元人民币的顺差即可偿还,中国外储损失率1/4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绝大部分是外汇占款,而获得外汇占款的企业当然为外贸出口企业,它们大部是跨国巨头公司,而中国的民营企业与国企只能从它们手里得到订单,或者向其贷款,央行一旦实施紧缩货的币政策,中国的企业深受其害。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国的一般出口加工贸易比较优势陡然消失,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热钱却暗流涌入,因为它可以获得无风险的利差和汇差双重收益,但这种外汇结构是极其不稳定的,一旦人民币升值到某一极限,一般贸易逆差出现,热钱会快速流出,加上美国复苏吸引,如果热钱由8:1流入,以4:1流出,将卷走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成果,人民币势必大幅贬值。

最后,根据实证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由债务拉动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美国、日本、甚至现在的中国,都积累了天文数字的国债、企业债、消费债,该债务日积月累,总额持续攀升,未见消减,美国的国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由此一再提高债务上限,偿还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发行新钞、货币贬值、新债偿旧债,所以,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是一种无限期债权,犹如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及,国民福利损失巨大。

产能过剩

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行玻璃、钢铁、水泥等六大行业被列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观察这些严重过剩行业会发现,它们都属于原材料级产业,其过剩原因要用产业链工具分析,它们过剩的根源在于下游产业的过剩,也就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发生了过剩。支柱产业的过剩源于消费不足,最终消费单纯依赖消费需求,这才是其中的深刻原因。

另外,国企、地方ZF、银行的信贷软约束也是一大原因。

债务危机

近五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主要有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美国屡次触及债务上限导致ZF停摆、日本天文国债、逐步浮出水面的庞大中国地方ZF债务、铁道部负债近3万亿等,其关键词是债务,由此产生疑问,市场经济越发展,债务水平为什么越大?

新宏观认为,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内在制度缺陷。不能否认它在微观上是极其有效的获取剩余财富的生产方式,但同样不能无视其缺陷,唯有对其宏观制度上作出重大调整,才能扬长避短,持续前行,否则只能发生周期性的间歇性死亡。

缺陷之一:央行发行的货币都是非增长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微观借贷法则并没有质的区别,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赚钱游戏只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盈利必然意味着其它方的亏损,这必然导致前者的债权增加,后者的债务增加。

缺陷之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目的不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而是获取利润,并且是货币利润;同时,作为最终消费的一方只有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身兼两任,它既是原始投资的一部分,也是投资的预期销售收入,两者之间的差额包括:投资者的预期利润、中间加工商的利润、工资储蓄,因此,这种货币分配方式导致了顶级投资亏损、产能过剩、资本过剩。

为了避免大规模失业,必然强行推动再生产,于是,过剩资本向生产者借贷,产生了企业债;

向国家借贷,产生了国债;

向消费者借贷,刺激消费,产生了消费债;

当无钱可借时,向央行借,于是发生了债务膨胀,货币贬值;

当债务的还本付息压力足够大时,整个社会发生去杠杆化、企业减产保价乃至破产、工人失业、储户挤兑、银行倒闭、债务危机,经济危机;

当债务大部被逃废后,经济重启,于是经济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循环往复;

当ZF被迫投资给整个社会提供工资、利润收入,制造利润空间时,过剩资本会放弃借贷的自然收益,而去炒作原油、煤炭、钢铁、房地产,甚至葱姜蒜,鼓吹泡沫,抬升生产生活成本,形成滞涨,绑架经济,危害民生。

雾霾污水

2013年以来,中国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可导致多种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

铁、煤矿粉、汽车尾气对雾霾的形成贡献度最大,这些有毒颗粒物和房地产、汽车行业密切相关。

中国是世界贫水国家,且分布非常不均衡,南水北调耗资巨大,然而,近年来各地只注重经济GDP增长,放任甚至保护污染企业,因为它们能带来就业收入、企业利润、ZF税收,结果中国的江河湖泊遍受污染,非但包括地表水,而且在山东、河南、河北很多地方为了应对环保检查,降低排污支出,暗中将污染水深排地下,彻底地贻害子孙。

可持续增长的一揽子方案

新宏观的方案为:

一、央行发行增长货币买入重大基础设施、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生态林、公民技术培训、老幼扶助等公共品,央行支付通行费、碳扑捉负税等,免费供社会使用,拉动民间资本购买、持有、储备能生产公共品的资产或公共品。即彻底抛弃央行的外汇占款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改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减持美国国债,中国国债、企业金融债券、消费债务。它改造了总需求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实现了消费需求与储备需求的比例大体平衡,抑制了过剩货币的产生。

二、由商业银行成立储备基金,以高于普通存款的固定收益率吸收储蓄、楼市、债市、股市、汇市虚拟经济等资金,实施逆周期操作,抑制投机资本,调控经济环境。即在接近成本价时购买原材料、能源、粮食、新型财富等储备起来,远高于成本价时抛售。现在已经实行的粮食收储证明非常有效,即从商业银行贷款在粮食丰收时收购,避免连谷贱伤农;在粮食歉收时抛储,平抑粮价,避免粮食加工企业亏损。目前需要在收储粮、棉、食用油、糖的基础上,扩大对煤炭、石油、钢铁的收储规模。

三、在央行购买的储备需求实施之前,应逐步抛售美元国债,以3万亿美元之中的1万亿在经济周期的萧条期买入原油、煤炭、钢铁加以储备,在经济繁荣时抛出,达成稳定本国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提高本币的含金量与币值,也就是商业银行的储备需求基金逆周期操作;1万亿稳定外汇市场;1万亿买入国际先进空气净化专利,遴选国内优质企业,免费使用,改善中国空气质量,该数值与贸易顺差的增减同步,由此决定了外储不在无限增加,而利润空间由央发行的增长货币来制造,摆脱了对贸易顺差的依赖。

当前市场经济的增长本质上都是依靠的央行购买,其中包括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购买国债,以及中国的外汇占款,两者的理论共同点均为重商主义,通过外界的货币增量实现系统内的商品价值,历史上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黄金发展时期都和贸易顺差带来的额外货币高度相关的,但也造成不利的后果,因为它们都没有改变最终需求单纯依赖消费需求的结构,没有改变债务货币的属性,更没有为过剩货币找到出路,以及无法避免国民福利损失。

而储备需求的央行购买既吸取了重商主义的优点,更克服了其缺点,同时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公共品供给,而不是刺激富人奢侈性消费,避免了因个人搭便车与税收支持的公共品供给不足,并将货币存量转化为流量,消除了债务危机与资产泡沫等问题,最后,由于充分利用了存量货币,从而大幅减少了货币增量,有效抑制了通胀,列表如下。




购买标的物


货币属性


债务危机


资产泡沫


滞涨


技术进步


公共品


外汇占款


外汇


非增长货币


无助于



严重


缓慢


不足


量化宽松


国债


非增长货币


无助于



严重


缓慢


不足


储备需求


公共品


增长货币


有助于



轻微


迅速


丰富


央行购买的三种方式  







目前国企的债务率非常高,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超过3万亿,中铁总裁白中仁1月4日自杀,估计与拖欠工资有关。这并非个案,整个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快速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的总体债务超过100万亿,事实上,由M2过100万亿即可简便推出,因为M2代表的并非是货币供应量,而是债务累积额。

与其让这些高负债企业被还本付息压垮,不如将其出售,有人担心这会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这是非常短视的。因为流失与否不在于买卖,而在于是否持有货币购买力,过剩的货币购买力是客观的存在,不去买实体资产,它们就会去炒作原材料,绑架民生,高负债的企业因为亏损还不起巨额债务而倒闭。

国家并不是公共品的最好的提供者,因为它的投入来自税收,而高税负必然挤压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同时,它的经营效率令人担忧。

将高负债的铁路、高速公路出售,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过剩资本,盘活了货币存量,另一方面,国资委将出售所得货币资本仿效淡马锡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增加社会福利,同时,抑制投机,制造稳定的经济环境。

央行通过购买重大公共品,实现高速全天候全社会的免费通行,有效降低社会的物流成本,缓解了通胀压力;

央行购买清新空气,将调动社会过剩资本投资荒漠,沙滩,荒山,并长期持有,化解了货币沉淀导致的诸多经济难题,实现了国土整治,保护并扩展了可耕地。

央行购买清洁水源,比如向社会招标将鄱阳湖一年内的平均水质提高一级,将支付10亿费用,且逐年提高,将吸引社会长期资本进入。

央行购买重大专利,极大激发有创造潜能的发明家潜心钻研,改进技术,造福社会。

央行购买重大艺术品,将推动民间收藏进一步发展,实现艺术繁荣,大师辈出。

央行购买勘探成果,将使矿业生产者的战略发生转移,不再紧盯当前的产出,而是关注未来的矿产储备控制量,极大减少过量开采导致的价格波动和资源浪费。

由于解决了产能过剩、过剩资本、债务危机、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因此,储备需求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每经智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7 17:28:41
怎么和张哥你的观点这么像呢。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9 21:49:50
写得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