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407 12
2014-01-09
摘要:自2010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扩张,并已经成为学界、业界与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勃兴,其宏观背景是中国ZF面临既想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又想控制商业银行体系潜在风险的两难抉择。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有其合理性,但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何看待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应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是目前中国ZF面临的紧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从2012年下半年即开始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呈现给大家的,是该团队影子银行问题研究的中期报告,该报告的写作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的资助。该中期报告分为总报告《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与三个分报告《人民币理财产品:概况、运作、风险与监管》、《中国信托业:特征、风险与监管》和《中国城投债:特征、风险与监管》。总报告从整体上厘清影子银行的概念、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进行估算、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勃兴的原因和潜在风险,并给出如何规范、监管影子银行体系的政策建议。三个分报告中的前两个分别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第三个研究中国影子银行产品最重要的基础资产之一——地方融资平台发放的城投债。
这批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是市场主体突破金融抑制的自发创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与此同时,影子银行的发展也带来了流动性风险、信用违约风险、风险定价风险,并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提出了挑战。迄今为止,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并未给中国经济新增系统性风险,但无论是中国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还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房地产市场的绑定,都意味着中国金融体系未来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不断上升。因此,中国ZF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应该疏堵并重,既要通过增加透明度、完善损失承担机制、允许出现违约来规范与引导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又要通过增强影子银行产品与基础资产的对应关系、增加基础资产的流动性等措施来降低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0 00:06: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00:40: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 15:06:24
多謝樓主分享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30 13:28:08
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写这个滴,好想看啊!可是貌似我的论坛币要不够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31 18:37:13
愍愍 发表于 2014-1-30 13:28
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写这个滴,好想看啊!可是貌似我的论坛币要不够用~~~
你是哪个学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