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6748 7
2008-01-25
时下,在某些高校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能在校园里看到他们的身影。也许有人要问,这些人每天早起晚归都在忙些什么事情呢?据了解,有的在四处奔波,忙于拉项目,争取课题;有的在忙于办培训班,自己挣钱;有的在忙于拉广告、开公司,四处联系业务;也有的闭门在家,专心著书立说,好使得自己的书籍尽快出版上市。总之,这些教师都在为教学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停地忙碌着,而对本职教学工作却心不在焉,得过且过,有的甚至是在课堂“糊弄”和忽悠学生。不难看出,他们忙的大多是“副业”。说实话,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教师们在积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力所能及地做些社会兼职工作增加自己的收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教师的“副业”冲击了教学“主业”、“正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拿的是国家发给的工资福利,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工作上。振兴中华的关键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目前大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教师不但要不断学习充电,补充完善知识结构,还要钻研教学技巧,加大对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加强对学生学习成才的指导。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才能保质保量地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农民种庄稼是“一份耕耘,一份是÷收获”。对于教师而言,要提高教学质量,也要加强责任心,加大精力的投入,把提高教学效果当作 义不容辞的大事抓紧抓好。

  有的教师不把本职教学工作当回事,三心二意,马马虎虎,随便应付;有的把预先做好的电教课件在课堂上一放,让学生自己观看,学生明白不明白也不过问,下课就走;有的平时没有认真备课,只得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被学生称“读霸”;有的即使在课堂上授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课堂心在外,把主要精力用在经营自己的“副业”上,热衷于课外“创收”。这种行动上的“错位”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滑坡。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把教学当成“副业”的现象学校不能企图通过教师的自律和自觉来解决,更不要任其自流。首先,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广大教师知道教师岗位的重要性,知道提高教学质量对增强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意义,进而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克服自己轻视教学的态度。

  其次,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议,改变以往课上得好与不好一个样,无人给予评说的状况;对那些在教学上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反映意见大的教师要及时亮出“红牌”,予以警告,过期仍不改的要做出严肃处理。总之,让人们都知道教师不是铁饭碗,干不好要付出代价,甚至要丢掉工作岗位。同时要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对把教学当作“副业”的人进行批评帮助,使得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三,认真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认真处理好业余“副业”和教学“主业”的关系,让他们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对那些教学质量差,仍热衷于把主要精力放在“副业”上拒不把教学当作“主业”的人,要采取有效措施,甚至可以依法取消其授课的资格,让他们尝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滋味。

  第四,可以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在日本等国家,教师资格的考查考试都很严格,不要说大学教师,就是要取得小学教师的执教资格也非常困难。美国哈佛大学一次要录用一名助理教授,就有300个博士前来竞聘,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通过这样严格的考核和过关斩将得到的岗位,他们能不加倍珍惜吗?而我们的教师资格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因此人们也不太珍惜,在教学上随意性大,教好教差全凭个人自觉。这种不严格的教师资格考核机制,必然会导致某些教师教学的惰性,甚至不把教学当回事,进而出现把教学当“副业”的现象。

  第五,要真正重视教学工作。为了形成一种重视教学的良好风气,学校要在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中,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适当向教学倾斜,鼓励教师多在教学方面下功夫。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打分,让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估,有的高校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制度,让学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也有的实行教师岗位竞争机制,使得教师产生危机感,采取这些举措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也是十分有效的。(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5 20:50:00
净说些废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6 07:21:00
要生存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6 10:19:00

教师这个职业应该以教学为主,这本是天经地仪的事。一个大学教师(可以推至所有以教学为职业的教师),自己最关心的且念念不忘的事,是应该如何让自己所任的课能得到自己的学生和同行认可,否则,这个教师在学校是很难“立”得住的,所以当老师的会精心地准备教案,细心地揣摩学生所思,不断总结课堂上的经验与教训,这些是理所当然之事。所以,按过去反复验证之经验,只要一个老师课得讲得好,学生逃其课人数就绝对不会多——当然,这并不排除个别学生对讲得再好的课也会逃,但只是极个别。讲课讲得好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学校自然也重视教学这门教师之正业。

问题是,在如今的大学里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中,考核教师教学这一项权重表面看似乎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实质已大大贬值了。教师教学这个正业好坏实际上并不再十分重要了,因为岗位与职务、论文篇数、公共能力、社会关系、职称级别各种名誉称号都可以决定一个教师在大学里是否会活得“滋润”。那些一心一意去研究教材、探索与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琢磨与研究如何让教学内容上挂下联,知识间融汇贯通的教师便会“得不偿失”了,他们还往往还会被其它人冠以“书呆子”这个“荣誉”称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7 23:57:00

我参加过本校的全校校情调研,名字就不透露了,985级别的学校,起因是本地区二把手对本校对地区的贡献不为了解,质问本校校长你们学校对我们这个地区有什么贡献,你说说你们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本校长一时难堪,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就痛下决心要求校内做一次调研工作,发掘特色、亮点和问题。本人参与了几乎所有重要职能部处与学院最高领导层的会议,几乎无人提起教学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最多的声音就是经费和考评机制不好,关于考评机制最多的不好就来源于教育部的评价机制,大学排名、科研经费、论文发表等等,就是没有一相关于教学的评价,本科教育评估对教学的评价可以忽略不计,其实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就是,在现在的中国大学里,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已经渐渐成为了大学里最没有发言权的弱势群体,学生的地位也在大学里逐渐弱化,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乃是职称、待遇、科研经费等等,教学却最不被老师们重视。教学与学生息息相关,教学的弱化无非就是学生的弱势。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乃三大大学职能,可是,现在的大学只重科研与服务社会,教学的弱化恰是大学精神衰弱的轨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8 10:07:00

教学评价是软尺子,科研评价是硬尺子,科研驱除教学当前是普遍、必然现象。

由于对教学重视不够,很多教学能力强,但是科研能力较弱的教师被驱除出了校园,比如去开公司,搞培训了。这样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