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闯关东》有感:一部动荡年代的家史国史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有这部央视的开年电视剧, 立刻就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 下载了几集之后就被它迷住了,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有深度的国产电视剧了。
年轻人可能不会喜欢它,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体会到这样的人间疾苦。人们靠自己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生活,靠天吃饭,盼望风调雨顺。但是旱灾涝灾和蝗灾就可以让整个一年颗粒无收。人们是多么苦难,在饥饿困苦的状况下去遥远陌生的土地上讨活路啊!
这就是本剧发生的历史 背景:清朝末年,山东的穷苦农民沿海路和旱路去东北逃难。对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无法体会那个程度的艰辛。我也只是在春运的时候坐过20多个小时的火车,没有厕所上,不能移动,但是至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还是有的:渴了可以喝开水,饿了可以吃方便面。可想想那个年代逃难的人们,坐着渔船从山东半岛到辽宁,那船上是什么情景?那用不了多久,船上肯定就是臭气熏天,没有任何卫生措施,那病死的饿死的不堪想象。走旱路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我骑过自行车从天津到北京,来回有300公里,这样的距离我已经再也不想做第二遍了。可是那时候的人们,在没有东西吃,天寒地冻的条件下,居然从山东走到辽宁,一路走还要一路要饭,能活下来在今天看来也真是命大了。
爷爷在世的时候和我讲他小时侯要饭的情景,他总是要掉眼泪。爷爷由他奶奶带着,也是遇到灾年,家里没有粮食了,只能出去要饭,全村一起出去要饭的,大部分都饿死了。剧中朱家大儿子在逃荒的路上快死了,真是那时千千万万逃荒者悲惨命运的缩影。
虽然我的直系亲属中并没有山东或者东北的,但是我一直都有某种情节,觉得自己能够体会到那些地方的文化和历史。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在东北游荡,看到东北地区广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和散布的矿山;也感受到寒冷冬季的漫天的大雪。这么富饶的地方,发生了多少的事情……
从小在南京长大,一直牢记南京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南京大屠杀。但是今天,那场70年前的悲剧已经只能在一个不太大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才能感受到。然而在东北,历史的痕迹不仅仅是在纪念馆里,而是被保留在了它当时发生的地点。东北的同胞从早于南京同胞43年以前,就开始遭到日本人的屠杀。旅顺的气候是很惬意的,而且街道很干净,是一个能让人修身养性的地方。然而却总能感觉到历史上的血雨腥风。1894年甲午战争中,日军攻下旅顺,把中国同胞的辫子栓在一起屠杀,杀到只剩36个抬尸体的人。1905年,日本和俄国又在东北开战,双方交战的地方,至今随处可见炮台和堡垒,可以想象中国老百姓多少人遭罪遭难,他们的命运又有谁去关心?东北的人民除了遭日本人的罪之外,还要受到土匪的抢劫和勒索,还要受到军阀的盘剥,各种势力争权夺势,人民的凄苦今天又有谁能体会到?
然而本剧精彩的地方在于刻画了人的精神和意志,和一种不屈不挠求生的愿望。这是我最佩服的草根家庭,在任何艰苦的情况下,不管是什么人当朝,什么制度,他们总能坚强地打拼出一条活路来。这些在困苦死亡的阴影下挣扎还能保持正义和善良的人们,就是伟人。
值得庆幸的是21世纪初的世界比20世纪初时要进步很多,比起那个时代人受到的苦难,今天的人可以说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对那些我们的祖辈经历过这种生死考验的年代的人来说,对我们的父辈那种曾经有过背井离乡经历的人来说,对我们现在许许多多为了生存而离家奔波的人来说,看到这样感人真实的电视剧,不禁会潸然泪下。
(当然,从拍电影的技术层面上,受到我国电影技术资金的水平的限制,不能更真切地展示更真实的视觉效果,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