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2-11 21:32:00

听过林教授讲座,真的是牛人。。。

邹教授同样也是牛人。。。

为牛人喝彩

[em10][em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3 08:43:00

比较优势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没有比较优势,就没有WTO,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经济规模

林是中国较早关注这个领域的经济学家,这一点很重要

但是比较经济学诞生几百年了,不是什么高深理论,能理解比较经济学的,不光是林毅夫、樊钢等90年代倔起的中国经济学家,也包括我这样的凡夫俗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3 09:39:00
以下是引用littleque在2008-1-27 10:02:00的发言:

呵呵,三流的标准是有来源的。

据说是斯蒂格利茨评价肯尼斯·若戈夫的时候,说他是二流水平。

如果肯尼斯·若戈夫是二流水平,那么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大多是三流水平,此说法也可靠。

  如果说斯蒂格利茨是一流,那肯尼斯·若戈夫与斯蒂格利茨相比,自然是二流。

  当然在整个经济学家排名中,肯尼斯·若戈夫还是一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09:51: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10:22:10
liuyi22 发表于 2008-1-26 11:45
非洲真的能学得了中国吗?我看玄。中国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之后吸引到大规模的外资,除了中国的政策取向之外,更主要的是毛泽东时代勒紧裤腰带留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基础和相对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群体。这些优势是印度等国家所没有的,于是中国就在这一轮竞争中走在了前头。这个观点有若干权威人士的论证可以支持。换句话说,没有前30年攒下的家当,什么“比较优势”、什么“雁型模式”,统统都是瞎掰,哪里会给你留个位置呢?再直白点,没点嫁妆,给人家当二奶当小老婆都没资格的。
睁起眼睛说瞎话
中国所谓计划经济遗产,“完整的工业基础”几乎都是在长江以北的区域特别是东北以及上海,但经济起飞的领头羊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广东,和毛泽东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早期支撑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三来一补经济,除了劳动力、土地这两个要素,什么不是进口的?和国内那些笨重老旧的机器有什么关系?
要说到劳动力,就和毛时代的工业更没关系了,广东那些工厂里的打工仔打工妹,有几个不是来自农村?在来到广东前他们有几个经历过规范的工业劳动培训?事实上,在改革开放早期,端着铁饭碗的工人多是耻于进工厂为外资打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10:25:31
liuyi22 发表于 2008-1-26 11:45
邹恒甫先生说,看看中国的东部和甘肃青海,发展也是有巨大差别的。那么,可以说,即便有的非洲国家可以学习中国好榜样,那么也有可能有些国家學不太好啊。
改革开放前,甘肃工业基础至少不比广东差,几年后其经济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按照邹的前述逻辑,甘肃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的应该不比广东差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6 23:08:38
经鉴定,楼主才是没有仔细读过林毅夫教授作品的人,对经济学的掌握只是皮毛,行文接近于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