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695 6
2014-01-19
题目,好像来源于钱钟书先生的话。

论坛中讨论博士、高校、学术、生活的话题很多,自己写论文烦了,也想凑凑热闹,请各位方家见笑。

1、关于读博士。首先,任何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或者通过读书做“人上人”的这种想法,个人感觉,完全错误,且不说从价值取向上,就是,封建残余作祟,属于“书读狗肚子里去了”的类型,从现实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这种想法越难以实现。这个问题,不想纠缠,有兴趣可读下 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价》,总之,从物质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有钱人或有权力人的后代在市场竞争上获取更大回报,是市场法则的基本规律,当然,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因此,才需要经济学中有更大的考虑社会福利的人无关怀,说穿了,如果同等条件下,有钱人,有权人的后代,处于竞争劣势,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2、如果这样子,那么谁在读博士呢?在现实的中国,真正对人类知识有极端兴趣,希望增添人类认知的学生太少太少了,如果有的话,可能在富三代中出现的概率更大,注意是富三代,不是富二代,当前中国,已经有这个苗头了,此现象类似西欧贵族,搞科学、数学、文艺的大都是贵族后代,但是,这个现象的另一面,也意味着,社会阶层已经严重固化了。

3、那么现状呢?现状的确是,贫寒家庭或者普通家庭读博士的比重大,当然这个比重大也是太正常了,因为这些家庭在所有家庭的比重也大(控制变量的问题哈),但,和理论预测一致的是,这些人,想做研究的太少了,我说的做研究,不是以研究为工具,而是立志一辈子干研究。

4、很多人会批判,那还要养家户口,不能让不吃饭吧?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套用一个知名老美教授的话“你这样穷,为啥来做研究?”,事实上,做科研,必然意味着不可能物质丰富,原因极为简单,这种活动,由于存在很大外部性,所以很难定价,没有市场,自然没有回报,大多都是依靠国家财政转移,但是转移也是在花纳税人的钱,不可能把这些人搞成富翁。总之,真正做科研,必然不意味着财富的高额回报,想不清楚这一点,或者不能忍受,就不适合做。当前中国,科研待遇低下,要看怎样参照,三流,四流高校的科研,由于不受国家重视(这也是有缘由的),财政转移自然就少,收入低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在美国,法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国家或私人重视的,也都是科研能力极强的机构,对于这些地方,收入相对多,如果不是,收入低很正常,在法国,大多数高校的教授的时薪,和清洁工差不太多。

5、如果想明白这一点,也自然应该明白,该不该读博士,去哪读博士,博士毕业去哪工作。说白了,就是立志做科研,可以忍受科研回报低下的人(包括,本来很有钱,不在意这些回报,以及能够安贫乐道的两种人)。自然要去,尽可能去科研能力最好的地方读,毕业之后自然要去最优秀的高校。

6、刚才这些,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理想状态,自然,如果想明白这些,读博士的状态也就一定是很清晰的,努力提升科研能力,争取一流发表。

7、当然都是自己的看法,欢迎批判和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9 15:01:57
有道理,是时代变了。市场经济,功利主义,作为学经济学的,我觉得更了解这个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15:24: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15:39:58
时代变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17:04:05
8848sovereign 发表于 2014-1-19 15:39
时代变了了
自己顶起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17:04:34
gillianst 发表于 2014-1-19 15:24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