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受消费淡季的影响以及禽流感疫情的冲击,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下半年,农产品价格走势出现分化,畜禽价格止跌反弹,食糖价格继续下跌,原粮价格涨跌互现,海参等海珍品价格反弹后再次大幅回落,各品种分处在去库存的不同阶段。
2014年,预期国内畜禽、食糖价格周期性上涨,原粮价格持平为主。目前,能繁母猪及肉禽存栏处于较低水平,明年畜禽供给预期偏紧,价格周期性上涨的条件基本成熟。13/14年度,食糖预期减产且进口量预期减少,14/15年度食糖预期进一步减产,延续两年的供求宽松格局将发生变化,食糖价格预期会见底回升。原粮价格上有丰产压力、下有政策托底,预期持平为主。
2013年国内粮食继续丰产,实现了十连丰,总产达到60194万吨,同比增长2.1%。粮食丰产,粮食供求关系由紧趋松,价格上行有压力。据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3/14年度玉米、小麦、稻谷期末库存消费比分别是37.63%、33.66%和17.69%。其中,玉米较上年度提高了12.47个百分点,位于近10年来的高点;小麦较上年度提高了8.37个百分点;稻谷较上年度基本持平。
2013年10月,发改委公布了2014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2014年,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是118元/50公斤,较2013年提高了6元,同比上涨了5.36%。尽管新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低于目前市场价格8%左右,但会对市场起着托底的作用,粮价下行有政策支撑。
2014年原粮价格走势的看法是受粮食增产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影响,价格上行有压力、下行有政策托底,整体应以持平为主。其中,稻谷因供求关系最为紧张预期小幅上涨,而玉米、小麦价格预期小幅回落。
表1:2014年,全国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单位:元/50公斤)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是“3-4年为1个完整周期,其中上涨阶段时长是16-18个月,下跌阶段时长是21-26个月”。从2010年7月份开始,将在2013年9、10月份完成下跌见底。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3、4月份H7N9禽流感疫情爆发导致恐慌情绪蔓延,肉类消费受到抑制,肉类生产加快去库存,周期性下跌加速见底。因此,认为上轮下跌终点是13年的5、6月份,这意味新一轮上涨周期同期开始。
据农业部统计,能繁母猪存栏量在近3个月内加速下滑,到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973万头,环比减少0.5%,同比减少2.3%。从绝对值来看,目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09年以来的较高位,据最高点仅减少了2%,但考虑到产销自然增长的影响,其实已经非常接近10年下半年的低存栏水平(2010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值是4650万头。按照2%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到2013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值应是4935万头,仅低于11月数值0.8%)。能繁母猪存栏快速回落至较低水平,且此趋势如果在未来2-3个月内延续,明年全年供给预期偏紧,猪价周期性上涨的态势就基本明确了。
图1: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973万头,同比减2.3%

图2:11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6856万头,同比增0.7%

据统计,11月末,江苏省肉鸡存栏量为10767.9万只,环比增长1.69%,同比下滑20.67%。存栏量大幅下跌,供给预期持续偏紧,本可以为价格反弹提供充足动力,但由于本次疫情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消费预期继续受到抑制,肉禽价格反弹高度不容乐观。
图3:11 月末,江苏鸡存栏37254 万只,同比少6.9%

图4:11 月末,江苏肉鸡存栏10767 万头,同比少2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