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78 1
2014-01-21

来源:天厚财经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经济增长设定硬指标的经济大国,而昨天(周一)公布的最新GDP数据却恰恰表明这并非明智之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ZF在去年下半年采用的“微刺激”政策带动,2013年,中国GDP增幅上升到7.7%,超出市场预期。或许这听上去是个好消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国ZF起初害怕达不到7.5%的增长目标,但最后却弄巧成拙。                        

最终结果可能不容乐观——尤其在中国试图进行经济改革以及限制企业与地方ZF债务的情况下。                                                   

下图为近几年中国GDP增长情况:

这对2014年而言意味着什么?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季度数据暗示,若中国ZF希望将GDP增速维持在当前水平,则需再次采取措施提振经济。

中国将2013年GDP增速与前几年进行比较,并根据通胀率进行调整。但是,多数经济大国用于衡量经济增长的途径——将本季度产出与前一季度相比,根据季节性进行调整,再据此对年度增长率进行推算——能更加精确地对经济发展做出预测。

下图为近三年各季度GDP:

从上图可见,随着刺激政策的影响逐渐减弱以及12月信贷季节性低迷,经济增速从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分析师Dariusz Kowalczyk表示:

很显然增长势头已经开始减弱,且增速减缓的趋势会随季度发展愈加明显。

为确保年度经济增速能够达到目标,ZF将需要采取新的刺激措施,并维持信贷繁荣。这就鼓励企业借入更多债务——这对一个已经使用39%的GDP来为未清偿债务支付利息的国家而言非常危险。

由于刺激消费所导致的扭曲,许多经济学家坚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流入各个项目——甚至更糟——流入已无盈利性的房地产市场。为产能过剩所付出的代价正是未来经济增速的减缓。ZF或许不容许2014年GDP增速过低(我们需等到三月ZF召开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才能知道今年的增长目标),但ZF认为增速越快越好却是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 11:16:14
比起一味增长适度放缓升级治理可能才是转型之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