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写作技巧 
经济论文写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艰苦脑力劳动,也是作者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具体反映。要提高经济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并经过长期写作实践的磨练,使自己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调研本领,敏捷的思维能力,端正的写作态度,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从以下途径去努力。 
一、多读书、精剖析、勤于积累 
要写好专业性很强的经济论文,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也要了解和把握当前经济领域(特别是自己熟悉或有所研究的某个特定的经济领域)内的热点、焦点及前沿问题。这是作者能写出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的经济论文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做到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唐朝诗人杜甫早有古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大诗人关于读书与写作关系的经典概括。我们平时所说的“博学多才”,顾名思义是指只有博学才能多才,这也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的“不学无以广才”的意思。可见,对读书与写作(才能)的关系,前人早就有了总结和定论。就经济论文写作而言,一方面要熟读经济理论书籍,以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这是写好经济论文的理论准备;另一方面必须从各种渠道大量地阅读有关经济领域内有关论文、报道和信息,以了解当前有关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某方面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主流观点,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该经济领域内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经济信息,这是写好经济论文的现实基础。当然“多读书”除要读经济专业领域的书籍外,还应阅读非经济领域的其它书籍,如写作基础知识与技巧、逻辑学、哲学等书籍。因为知识总是相融相通的,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二是在读书时要精于剖析。所谓“精剖析”是指在阅读重点书籍、重点文章时要精于剖析其精髓,深入研究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对其中的高明独到之处,有必要细细地剖析,以便借鉴吸收为己所用。三是平时要勤于积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有句名言:“积学以储宝”。意思是说,写作先要认真学习,积累知识,以储备写作材料。可见积累的重要性。具体来说,“积累”是指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要勤做札记、写体会、及时将有用的材料与数据记录保存下来。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光读书不积累,学习效果就会大减,只有边读书边实践边积累,通过阅读和实践对有关论题的同类素材进行归纳比较,在总结研究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推陈出新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所撰写的经济论文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善观察、深思考、贵在独到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善于观察出作品”。实践出真知,要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经济论文,除了需要有必备的经济理论功底外,善于从具体的经济实践中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总结归纳是关键。事实上,大部分经济论文也都来自实践,即使是纯经济理论研究论文,也应对经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否则纯属纸上谈兵,就失去了经济论文本身的意义。因此作者需要在经济实践工作中善于观察,对经济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和经验教训进行概括总结,并根据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属于自己的见解、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经济论文难于创新,贵在独到。所谓“独到”是指经济论文的内容要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浅我深、人旧我新”的特点。一篇优秀的经济论文必定有其独到(创)之处,特别是论文观点要具有新颖性,即要有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绝不能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在别人的观点上炒冷饭,否则就不是一篇高质量的经济论文。只有在归纳总结别人对同一问题看法(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经济实践中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入地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这样的经济论文才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