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学专业的同学,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国民经济是什么?国民经济学研究什么?
“国民经济学”思想源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关于国民财富的生产、分配以及增长发展的论述,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在中国,是作为应用经济学进行学科设置的,与国民经济管理学近义,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它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
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有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又有所区别。例如, 武汉大学的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分析、企业与市场制度、经济统计及工商行政管理;人大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及国防经济与经济安全。
作为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专业需要掌握的课程很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
其中,专业基础课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学、数理统计、经济计量学及国民经济核算等。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专业主干课一般有:ZF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市场组织与结构协调、宏观经济定量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等。
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一点:国民经济学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根据学科内容和研究方向,理论上认为本专业毕业生未来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经济规划领域,适宜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工作;在ZF有关业务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监管工作。在事实上, 也可能进入职业教育规划、地区和组织规划领域,会计和财政领域,统计部门,或者执行其他的管理职能。
除了大型工商业企业外,国民经济学毕业生通常也可以进入国家和国际性的ZF机构和协会工作。当然进入银行及联邦和各州ZF机构工作也不无可能。当然,最关键的是,在学习中要具有扎实的现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并拓展多方面的素质咯。
当然,这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