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2369 3
2014-01-27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酝酿已久,即将呼之欲出。许多人期待这个保险制度的推出,会有利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稳定和安全,并完善中国在存款安全领域的空白。

  存款保险制度始创于美国,发展于欧洲,对欧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纷纷仿效,执行具有各国特色的存款保险体系。美国和日本,德国和法国均采取了与本国国情相吻合的保险政策,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国的存款保险政策也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同时要必须符合中国的民情。稍有疏忽,将会酿成大错,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并没有人给出明确的教科书式的解释,许多人的解释是混乱不堪和含糊不清的。其实,中国是个半发达半落后的国家,经济发展快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落后于经济建设。有时候看中国是个十分奇特的形象:衣着鲜亮,脚上却穿着草鞋。尽管看着那么不协调,但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不平衡、不均等、不协调是基本特点。在这样国情下的存款保险制度就必须明确服务对象是谁,是保护存款人利益,还是保护银行的利益?还是借口保护存款人利益,实质上在保护银行家的权益?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存款保险体制会面临不可预测的挑战。

  中国的民情比国情更复杂,也更重要。中国人素来就有存款的习惯,这既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也受到现代风险控制的新思潮新理念的教诲。中国人讲究“居安思危”,“饱带干粮,暖带衣”的自我保护文化和“以防万一”的极端不安全感牢牢控制着许多人的基本思维。这个民情告诉世人:存钱是保家为锅的生存准则,不能有丝毫懈怠。如今,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人们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忧心忡忡。存钱和透支消费的碰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中国的民情的对或错,好或坏。但是,中国人的存钱比命还重要,存钱不只是他们的爱好,更是人们的生命线。对生命线提供保险,肯定会鼓励中国人爱存钱的美德,是稳定社会、保证和谐的重要举措。

  然而,这个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则感到了其阴冷和更大的不安全感。原因很简单:只有对自己金融体系缺乏信赖和信心的国家,才会想到出台这类的保险制度。一位企业主问笔者: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下一步要放开银行倒闭的政策?这是个可怕的信号。这个潜台词,无疑是个令人恐怖的暗示:中国银行业也不安全了。这个担心会颠覆社会对国家体制的百分百的信赖,也会改变人们传统观念中对“社会主义”的“无限”信任。如果中国的银行机构会倒闭,那么剩给中国普通民众的最后安全底线将被打破,这是任何保险制度都无法保险的危机。  政策制定者必须慎之再慎。在出台存款保险法之前,应当完善银行监管体系,决不能让任何一家银行倒闭,包括即将设立的私家银行。这比任何形式的保险都更保险。如果银行存款有了保险制度,那么是否该给证券市场交易也设计类似的保险体制?这似乎比存款保险更加紧迫和需要。仅靠股票发行人负责,在法律层面上是无法保证投资人的权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9 18:53:55
从制度要达到的效果角度,讲单一制度意义不大,关键是作为中国的主流金融形式,全方位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制度细化值得推敲。不过单就心里感觉而言,有些拖欠嫖资的意思,不但作贱老百姓,更作贱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8 23:09:26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威胁很大,但具体到银行会不会倒闭,在中国的国情下目前还看不到可能性。小银行比较吃亏,说到底银行的权能不能太大,否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会是大灾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6 17:33:59
严重误导。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规定银行不能破产的? 不允许问题银行倒闭,道德风险就会极其严重。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倒不倒闭,而是如何处置倒闭银行,并在此过程中保护存款人。纵观各国实践,适度的限额设计完全可以保护大部分存款人,实际上有利于维护存款人的信心。而且,通过收购与承接、过桥银行等处置机制的建设,往往存款人不会有任何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