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7.关于星际正负电荷对偶平衡关系的思考
2014.1.31
使地球与太阳、地球与月球成为系统的力量不是万有引力,而是核力,即弱作用力,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对偶平衡。
与太阳对偶的不是整个地球的质量,而是中间层、上地幔、地壳和地球大气层偏正电荷的质量,对偶的也不是整个太阳的质量,而是太阳倒数第三个熔岩区域、倒数第二个中间层偏负电荷的质量。其中中间层可能对偶中间层,熔岩区可能对偶熔岩区,地球的熔岩区则包括了上地幔、地壳、大气层,及附着外层正电荷。
与月球对偶的不是整个地球的质量,而是月球偏负电荷的质量对偶地球下地幔、地核偏正电荷的质量。其中可能地核对偶月核,下地幔对偶月球熔岩区、月壳、月球大气层,及附着外层负电荷。
所有星系内部的正负电荷对偶关系与此类似,因此成为系统。
对此关系的认识源于对原子与核外电子关系的分析,及正负电荷对偶存在关系的认定。
所谓弱力即为核力,源于正负电荷一般(注意:这里说的是一般,而不是全部。星系的形成源于局部正负电荷的不平衡与整体正负电荷相对平衡的对立统一。)对偶存在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