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32 1
2014-01-31
财新专栏作家 李拉亚

进入1990年代后,欧美经济理论界开始以目标制理论为基础研究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理论采用不同的目标制。新古典经济理论采用单一目标制,即通货膨胀目标制,以稳定物价为唯一目标。新凯恩斯经济理论采用双目标制,即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既要稳定物价,又要促进就业。1990年代中期后,目标制理论与政策透明理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流模式。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通货膨胀目标制退出历史舞台,但目标制理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并且还有新发展。宏观审慎管理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为目标,或者以预防和化解系统风险为目标。这是原有目标制没有的新内容,将促进目标制理论发展。
  中国央行现在实施多目标制,并强调要预防和化解系统风险。在央行原有多目标中加上预防和化解系统风险这一新目标,央行会面临一系列理论问题要研究,如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审慎管理目标是否相冲突,是否会出现新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等等。又如系统风险不像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那样有可以观察的指标。金融系统稳定和系统风险均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指标。央行将预防和化解系统风险作为自己的政策目标,需要落实到可以具体测量的指标上。
  中国新一届ZF提出了合理区间论。其经济增长下限和通货膨胀上限与目标制相关联。我们可以借助于目标制理论研究合理区间论,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解释。同时,合理区间论也会推动对目标制理论的研究。
  中国经济学界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讨论过目标制问题。这些讨论现在看也没有过时,我们可以原文照搬过来。笔者于1991年说过:“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从不变的稳定的经济速度出发来调节货币供给及配给限制。这种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称之为中速增长,指国名收入增长速度为6%。这就是所谓的固定增长率规则。这一规则的优点是它向公众明确公布了ZF政策的目标,这就有助于消除公众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导大家配合这一目标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减少经济的波动。由于ZF目标不变,ZF与公众就能减轻这类问题的消极影响,大家都按这一目标来预期经济活动,协调经济活动。ZF遵循这样的规则,首要条件是ZF要有可信度,要说话算数,不要途中变卦。”(见笔者著作《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第262页)
  国民收入增长6%,不同于GDP增长6%。国民收入指物质生产部门,其增长较之GDP增长更为困难。当时讨论的固定增长率规则,虽有别于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消除公众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导大家配合这一目标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减少经济的波动。” 1991年,欧美国家刚刚开始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国经济学界已有与他们类似的认识。
  当时中国经济理论界也讨论了双目标制。“基于上述认识,并以本书的理论分析为依据,我们认为制定反通货膨胀政策时,宜以降低通货膨胀与维持必要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这是两个不相容的但又应兼顾的目标。”“并且近中期内不要改动这两个目标,维持目标的稳定性。”(《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第256页)
  同时我们还讨论了多目标制。笔者在《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一书的第10章第3节<<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指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时要考虑许多目标: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等等。这些政策目标并不都是相容的,如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就存在矛盾,短期内要促进经济增长就必然会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又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制定政策纲领,要兼顾不相容的政策目标。制定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必须同时考虑维持经济的必要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内,政策的着重点有所不同。” “确定政策目标与实施手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综合政策效果比单一政策效果要好。综合政策可分散政策的成本,减少政策的风险,提高实现目标的保险系数。” 现在中国央行是采用多目标制,但以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或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主,同时也要兼顾其它目标,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政策的着重点有所不同。”
  中国经济理论界讨论目标制时,已经考虑目标制对防范和化解系统风险的作用。笔者在《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一书的第10章第3节<<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指出:“政策目标一旦确定,应相应稳定。稳定可行的政策目标,能使公众的预期也相对稳定,从而减少经济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若不时更换经济目标,将使公众无所适从,导致经济系统的混乱。”■
  作者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经济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系列文章之二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27 11:56:44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