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eter8161168在2008-2-17 15:59:00的发言: 感谢大家捧场!
回2楼:2楼说免费提供资料是一种主动避免囚徒困境的做法,似可商榷。免费提供资料的兄弟要想不花钱得到不免费哥们的资料,估计是不可能实现的,免费兄弟只不过是囚徒困境中被判10年的那一个,而不免费的哥们倒是无罪释放的那一个。论坛中的发帖行为也算是多重博弈了,免费的或许得了一点口碑,挣钱的却着实得了不少便宜。
回3楼:3楼以偏好来解释免费还是挣钱,也就是说免费的更偏好于口碑或者心理感受,挣钱的则更偏好于Money。老实说,偏好一词的解释力过于强大,尤其是所谓内生的偏好,这种词几乎是万能的,就如同万能的上帝一般,绝对真理,从来都不会错,是一口能装万物的大筐,但其实没什么实质的用处。
此外,经济学中偏好可以指任何事物,精神、钱、名声、女人、感受、不同物品,但是落脚点却永远都是货币,不论是GDP、各种指数、失业率、最低工资、股票、地产……,凡经济学的研究,最终都回归到货币。那么,从可指万物的偏好果真可以统一于简单的“货币”一词吗?
4楼、5楼的兄弟,你们的利他论完全可以统一到“偏好”一词之中,呵呵
显示性偏好理论认为主观状态是不可知的,不能够直接观测出来。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而边沁意义上的“效用”则认为偏好是人类行为的理由。K-T价值函数可以用来解释人的一部分行为。这是行为经济学的观点。
当然行为经济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人的行为,也是一个问题。
万物的偏好就可以统一为“货币”,这种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