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255 5
2005-06-21

我看到我们地方上统计局写了这么一段话:到目前为止,全县的存款余额已突破50亿元,而贷款余额仅有18亿元,也就是说,我县居民的钱有30余亿元被其他地方用了。这种现象在整个西部地区比较普遍,西部大量的钱被东部使用了。请问这种说法对吗?请大家解释一下。我急用这个结论!!在线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21 22:32:00
应该不是这样,如果你县的钱被东部用了,应该是钱被东部贷走了,那么就不是贷款余额18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1 23:00:00

资金被划拨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5 22:06:52
我来回答你:(如果这家机构是法人机构)
1、当地银行余额存贷比为18/50=36%,这是非常低的比例。
2、按监管当局银行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不超过75%的红线要求(还有21.5%的存款准备金的要求),这家机构还有29%的存款可用于发放贷款,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报表反映信贷余额为18亿),那么多余资金怎么办呢,不可能放的金库里,否则这机构的法人不如猪。
3、极有可能这些多余的存款,存放异地或其它机构或折借出去了(给别的机构使用),来取得资金的利息收入。所以不能说我县居民的钱有30余亿元被其他地方用了,还的扣除21.5%的存款准金,约10.75亿缴存央行,还要保证清算及联行资金充足,约有10%,5亿元清算,还有约一个保日常的支付,这个比例要看存款的结构,短期存款多,那么日常支付比例就要备多些,所以比例不定,如为2%。这样还有50-18-10.75-5-1=15.25亿资金没有用于该机构直接发放贷款,(发放异地的贷款也要以贷款的形式该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而上通过其它形式用走了。
4、这种现象在整个西部地区比较普遍,但是否西部大量的钱被东部使用了,这要看机构的性质,如果是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商性银行,可能会这样。但如果是地方法人机构就要认真分析,看它的资金是干什么了。
5、存款减去贷款,也就是存贷差。你所说机构存差为32亿,反过来是贷差。存差越大说明机构发放贷款少,有贷差说明机构的存款不够用,它须拆措别人的钱来发放贷款,拆措(或通过系统内来拆借)来的钱不在存款科目中反映,一般在往来科目中反映。
5、当然多余钱,商业银行也可用购买国债或其它投资,反映的资产科目中,不反映在贷款科目中,尽管贷款也是资产。
6、综之不能完全说32亿资金没有用于当地贷款,也不能说被其它地方用走了。要宏观分析。
7、不知说清楚了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5 22:10:41
有几个错别字。
,(发放异地的贷款也要以贷款的形式记入该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而通过其它形式用走了。
6、综之不能完全说32亿资金没有用于当地贷款,也不能说被其它地方用走了。要观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6 21:00:22
好老的帖子,但是没有答案。四楼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给的答案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仅仅是和个别业务有关,但是如果是一种共性,就不是技术层面的了,而是经济层面的。
楼主给的观点非常正确,不仅是西部,中国所有贫困落后地区,财富都是净流出,不是发达地区养活落后地区,而是落后地区养活发达地区。这个事实很容易验证,就是看各地银行的货币回笼。落后地区的货币回笼往往都是正的,就是回笼多于发行的。几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个现象,现在我懒得再看公报了,但是我想这个结论依然是正确的。
回笼多的钱,最终要通过银行系统要流回发达地区。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甚么财富是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这是因为发达地区发展快,经济结构不平衡,比如说住房、服务业、娱乐业等等发展很快,但是基本生活用品、原材料的生产几乎不增长,因此发达地区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必然上涨,你的价格涨了,但是落后地区的价格没涨,所以落后地区的商品就要大量流入发达地区,这里实际上以原材料为主,这样的流入,平抑了发达地区物价上升的趋势。等于说落后地区是通货膨胀的真正买单者,但是这个单买多了,全国就开始通货膨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