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主的观点很感兴趣,不过,我更愿意以1980年全球性滞胀的顶峰为起点,来讨论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并展望未来.
1)在1980年以前的极端恶性通胀下,美国经济决策部门以前所未有的高利率政策,在坚持自由市场理念的刚性原则下,终于拿下恶性通胀.这一役令所有人长时期对通胀报有特别的厌恶和恐惧感,因此,尽管1987年以前短暂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使得美国股市经过连续几年的牛市之后,于1987年10月发生股灾,却获得了"提早控制通胀发生"的美誉.当然,这个美誉来自股灾很快得以恢复之后,因为,新任主席格林斯潘在股灾爆发之后果断采取了降息措施,我们应该能够想象,这个举动在当时是多么的"离经叛道",但是他成功了,而且通胀一直都没有出现.我甚至怀疑,格老在前任沃克加息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预感.
2)1989年日本经济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全球经济在1990陷入了数十年不遇的低迷,众所周知,世界经济在随后的三年的低息环境里正常复苏了,直到1994年美联储又一次在"健康的时候"启动加息周期,到1996年停止加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之后,又迅速联合欧洲几个国家央行放松货币,惟有这一次,本人(事后诸葛)认为有一定的失当.格老有可能担心1987年的股灾重现,从而放大了东南亚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因而,后面催生了2000年的科技网络经济的泡沫.
3)2001年到2002年股市大跌期间的减息,表现出格老的驾轻就熟以及他胜券在握的淡定,而随后的资源\商品\房地产的大幅走高,促使美联储于2004年启动加息周期至2006年,很快房地产到达顶峰,如今演变成一场"次贷危机",但是,资源\商品的价格却仍在高位徘徊,这便构成了现任主席泊南克的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