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04 0
2014-02-06
民营银行准备好了吗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监管层打开了银行业开放的大门。

  一时间,无数民营企业跃跃欲试,带着强烈诉求期待进入第一梯队。

  按照银监会的说法:“2014年将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首批试点3至5家,成熟一家批设一家。”这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民营银行有望于今年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民营银行付诸实践将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将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落到实处等诸多方面。

  目前的情况是政策性障碍已经基本扫除,但银行终究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容不得半点疏忽,加之目前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残酷的市场竞争,民营银行是否准备好了?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竞争的市场中,如何找准定位。可以肯定一点,民营银行势必不能照搬传统商业银行的老思路、老模式,否则,失败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换言之,民营银行只有通过细分市场、错位竞争和差异化经营,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全球的经验来看,目前较为成功的模式有四类:一是美国的社区银行,该类机构依托居民社区,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二是日本的地方银行,该类机构总行设在地方城市,主要为周围县域的中小企业服务;三是德国的合作集团银行,该类机构由众多中小民营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着重在中小民营银行难以介入的业务领域提供技术和网络支持方面,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开发业务系统和研发金融产品;四是英国的零售银行,该类机构重视业务的营销和为个体客户服务,方便办理零售业务而不单纯追求银行的区域和规模,在支付、存款和消费信贷方面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不难看出,尽管模式不尽相同,但多国经验有着显著共性,即立足基层,贴近本地市场,坚持特色化经营,与其他类型银行优势互补。

  那么,在现有环境下,我国民营银行将如何选择发展路径?或许有以下几种思路可供参考:一是定位中小微企业,侧重社区、贴近客户和本地市场,开展基于零售业务的综合化服务、专业化融资和特色化理财服务等;二是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加快资本集中,根据不同民营资本的优势进行客户的拓展,业务模式可倾向于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培育金融体系,例如店商金融和厂商金融,该模式下,银行不需要设立大量的网点,成本较低;三是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的直销模式和大数据的支持作用,将运营、审核、风控、贷后管理的成本降至最低,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和渠道成本较低,资金需求者和提供者参与金融业务的机会将大大增

  可以肯定一点,民营银行势必不能照搬传统商业银行的老思路、老模式来经营,否则,失败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换言之,民营银行只有通过细分市场、错位竞争和差异化经营,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加,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由于民营银行的资本构成中民间资本占有重要比例,银行与股东企业之间极易产生利益输送和关联交易等问题。同时,在试点过程中,难免一些有“企图”的资本(上市公司)以“筹建银行”的名义炒作、拉高股价,因此,考验民营银行的还有公司治理能力。“防范道德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业界认为,这是民营银行需要特别注意的两大基本原则。事实上,多数国家都坚持着银行业审慎监管,核心就是完善资本金约束并对关联交易进行规制。

  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民营银行必须做好制度安排,完善公司治理,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经营,以期实现民营银行的平稳、健康发展。具体来看,大致包括五方面:第一,在股权结构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加强发起人资质与持股比例限制,防止少数股东垄断银行经营;第二,在公司治理目标方面,需要兼顾股东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避免为片面追求股东利益而采取各种对经济稳定造成危害的行为;第三,在内部公司治理方面,需要强化监事会、董事会功能,增强内部监督能力,亦可以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的外部董事,便于董事会内部制衡与规范化专业化运营,严格限制民营银行对发起人及其关联企业授信,防范道德风险;第四,在外部监管方面,需要构建市场约束与ZF监管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同时强化信息披露,真实反映机构运营状况,发挥市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第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市场化薪酬体系、业绩考核体系等),还可通过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