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自己的股票市值便损失了10%~20%。但是要恢复元气,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博取更高的收益率。
假设投资10万元,当损失率为10%时,本金将降为9万元,这时,你要赚回损失的1万元,就必须取得11.11%的收益。
即使是稳健型的投资品种,投资者也要挑选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品种,才可能实现保值和增值。目前,3年期和5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凭证式国债,可分离交易债券、部分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超过了5%。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正是为全年“钱计”布局的好时光。在过去两年的牛市里,采取进攻型投资策略的投资者都获得了丰收,今年,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才能成为赢家呢?
损失率要以更高收益率弥补
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今年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与此同时,对于股市而言,今年也将是较为艰难的一年,无论是国际股市还是国内股市,在经过过去两年的大牛市后,今年将迎来歇整的一年。笔者以为,在股票市场风险加大的时候,以守为攻是上策,投资者今年宜相应加大稳健型投资品种的投资比例。
过去两年的大牛市,不但鼓起了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意识,也冲淡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少投资者甚至借钱投资股市,目前,在国内投资者的家庭资产配置中,风险投资比例偏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不适时进行检查和调整,当市场的“大浪”退潮时,很可能将前期的收获尽数吸回。
在当前股市的振荡调整行情中,资产缩水容易增值难,不少投资者发现,转眼间自己的股票市值便损失了10%~20%。但是要恢复元气,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博取更高的收益率。
事实上这是一个永恒的数字规律,损失率始终要以更高的收益率才能弥补。假设投资10万元,当损失率为10%时,本金将降为9万元,这时,你要赚回损失的1万元,就必须取得11.11%的收益;同样可以推算,当损失率为20%,则需要25%的收益弥补;当损失率达到50%时,你就必须获得100%的收益才能弥补损失了。
稳健型品种投资比例:
“100法则”基础上适当增加
如果以时间计算的话,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损失了20%,之后每年获得的收益为10%,那么你需要2.34年才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即使之后每年投资收益为20%,也需要1.22年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如果你不幸亏损了40%,那么以10%的年收益水平,你需要5.36年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即使以20%的年收益率,也需要2.8年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在目前这种高风险时期,投资者应检查自己的资产配置比例,适当增加稳健型投资品种的比例,以降低风险控制损失。
稳健型投资品种的比例为多少合适呢?我们不妨以业内流行的“100法则”进行参照。“100法则”描述的是股市投资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度量问题。投资股市的资金最好占全部存款的(100-年龄)%。如果你的年龄是40岁,那么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比例应为60%,另外40%可投资低风险的银行储蓄和国债等。
100法则还可以灵活运用:如冒险型的投资者可依照年龄算出投资股票的比率基础上再加上10%~20%,积极型的可再加10%,保守型的可减去10%~20%;如果股票市场处于大牛市,投资者可适当增加股票投资比例,如果股票市场处于大熊市,投资者可适当减少股票投资的比例。
如果你是个40岁的投资者,那么目前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资金占比可适当降低至40%~50%,而银行存款和国债等稳健型投资品种的占比可提高至50%~60%。
投资目标与品种选择:
抗通胀为第一目标
那么,今年稳健型投资品种的投资目标应设为多少?该选择哪些投资品种呢?
稳健型投资并不是消极的投资,也需要用心打理。在通货膨胀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资产要增值,投资收益至少要能抵抗通胀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8%。而有业内人士预期,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可能接近甚至突破5%。因此,即使是稳健型的投资品种,投资者也要挑选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品种,才可能实现保值和增值。目前,3年期和5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凭证式国债和可分离交易债券、部分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超过了5%,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程度和资金流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配置。
经过去年连续6次的加息后,今年,在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的情况下,我国的加息周期也已接近尾声,在此情况下,定期存款和国债的收益率在中短期内可能已逼近高点。目前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税后实际利率分别达到了5.13%和5.56%,而去年12月财政部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凭证式国债,收益率分别达5.74%和6.34%,如果今后我国的通胀水平能控制在5%以下,则以上品种抵抗通胀的能力已比较强。
除了国债外,个人投资者还可适当参与可分离交易债券,目前可以发行可分离交易债券的上市公司都是较大型的企业,效益良好,再加上担保条款的保护,债券的信用风险普遍较低,而收益率则要高于国债。如剩余期限在5年半左右的“国安债1”,昨日成交价格在75.6元左右,目前买入的话,持有到期除了获得24.4元的差价补偿外,每年还可获得1.2%的利息收入,年收益率达7.35%左右。
新股申购整体收益可能降
除了自己投资以上品种外,投资者也可参与债券基金、限定性券商理财等主要投资债券市场的代客理财产品获取稳健的收益。去年,由于一级市场收益喜人,部分产品通过新股申购获得了超额收益,如过去一年中,25只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了19%,其中有9只收益率在20%以上,而目前仍在运作的6只债券型券商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达23%左右,除了中金短债收益率不到1%外,其余5只的收益率均超过了20%。更为吸引人的是,在自去年10月16日以来股市大跌行情中,债券基金和限定性券商理财却体现了顽强的抗跌性,其中债券基金中跌幅最大的仅下跌了5.11%,34只产品平均收益率获得了0.69%的收益。而6只限定性券商理财计划中,除了中金短债累计净值下跌了3.38%外,其余5只产品均取得了收益。
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不少银行推出的信托贷款联结型产品,期限在一年左右的产品的收益率均超过了5%,虽然该类产品中有些不承诺保本,但是由于贷款对象往往是优质企业,而且有银行提供担保,所以实际上很安全。如工商银行在售的一年期信托投资产品,主要投资于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优质企业信托融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为5.2%。
此外,去年银行理财产品中,新股申购型产品普遍获得了10%~20%的高收益,虽然今年新股上市后涨幅可能不如去年,新股申购的整体收益有可能下降,但是只要A股扩容的大方向不变,新股发行机制不变,则今年该类产品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不过,目前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中,直接或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属于风险投资产品,不宜当作稳健型产品进行配置,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鉴别清楚。
原文转自:http://bbs.jinku.com/thread-131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