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04 1
2008-02-16
新华网消息:美国斯普林特公司信息安全专家解滨日前在新加坡媒体撰文説,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建设成果卓著,但这次特大暴风雪却暴露了一个问题:中国国家应急系统似乎还停留在许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现在是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了。

    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家应急机制的目的并非防止任何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而是要对这些特大灾害事先做好准备,一旦灾害发生,将其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去做这件事呢?解滨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铁路、高速公路、电网、水坝、能源供应、水源供应、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行业,要按照各自行业的特征进行详细的灾难风险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建立各自的服务持续计划和灾难恢复计划。这些计划不但要建立,而且要定期测试,并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加以充实、修改。

二、在战胜大规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往往要牵涉到跨企业、跨行业、跨省市的协同努力。这就需要一个机构来协调。如果这样一个机构总是在灾难出现后成立,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中国应该成立一个类似美国紧急救援管理署那样的国家应急管理中心。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慎重考虑各种灾害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出现"一失皆失"的布局,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规划建设每一个基础设施工程时都要留有余地,预防万一。比如说,规划高速公路时要充分考虑万一公路中断后,车辆通过其他局部公路绕路或疏散方案。在建造煤电厂时要考虑万一供煤发生障碍情况下的电力供应问题,等等。

四、从上至下建立全民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比如说,在各地电视台、电台定期测试紧急信号;在地震高发区确保各大建筑物的基本抗震能力,在各大医院定期测试紧急供电系统,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18 21:24:00
是啊  这次的雪灾给我们国家的应急机制一个很好的改进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