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2-11 12:12:47
罗鹏 发表于 2014-2-11 11:22
人力资源市场是好听点,但人力资源不是商品吗?人力资源这个概念所涵盖的要比劳动力这个概念大,这在技术 ...
你没有搞明白: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局限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而且,劳动者还局限在无产阶级范围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1 12:54: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2 00:01:22
fujo11 发表于 2014-2-11 12:12
你没有搞明白: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局限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而且 ...
在“西经”里一样是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12:31:42
罗鹏 发表于 2014-2-9 09:04
我多句嘴。
楼主的意思是,马克思虽然称劳动力为商品,但他并没有按照对待其他商品一样对待这个商品。用 ...
分析有道理。
不过,培训师的劳动凝结于学员体内,与其他情况下一般劳动凝结于物品内,还是不一样吧?
培训师的劳动在作用于学员这一个体时,它所形成的“价值”会因学员个体的差异而有别。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手将劳动施加于不同的原料或加工对象时,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需要检验,将不合格产品剔出)。而培训师的劳动,经过不同学员的主观反应而产生的效果,可以大相径庭。所以,这份培训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很难与普通的“物化劳动”一样去计量,更甭说它的转移了。
同时,不仅凝结于学员体内的那部分“培训劳动价值”,所转换成的新的劳动力价值会因人而异,更重要的是,当学员用培训后获得的新技能再次进入生产劳动时,那份“凝结”了的价值,会与这个学员的活劳动完全融合,是活劳动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它应该会创造更多的新价值,而决不是简单的转移价值。
所以,接受培训与教育越多的劳动者,一般来说能够创新的新价值也就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13:03:29
782174115 发表于 2014-3-19 12:31
分析有道理。
不过,培训师的劳动凝结于学员体内,与其他情况下一般劳动凝结于物品内,还是不一样吧?
...
我帖子的最后一句话你没有看?我不是劳动价值论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16:11:43
罗鹏 发表于 2014-3-19 13:03
我帖子的最后一句话你没有看?我不是劳动价值论者。
楼上的 抱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16:57:41
782174115 发表于 2014-3-19 16:11
楼上的 抱歉
没事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