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415 4
2008-02-20
中国电信业为什么要重组? 

 
2008-02-19 15:26:46


  
  文/史炜  
  
  现在实施重组,事实上会使运营商面对全业务不知所措,在公司融合、资本融合、业务融合及战略目标上陷入混乱。

    

  近日,有关电信业重组的消息又开始传得沸沸扬扬,版本依旧是:联通分拆CDMA网络给中国电信,保留GSM网络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集团。并且还有一个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法是,国务院已经召开常务会议讨论电信重组事宜。如果不出意外,将就电信重组方案达成一个共识、并有望在两会召开前后宣布。

  在此,我并不想求证上述消息的真实性,而是要与业内人士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电信业为什么要重组?”
  
  三次重组的背景

  2005-2006年前谈重组,似乎关注的焦点是3G牌照的发放及不同标准的分配,这次重组是以三个3G标准如何布局为核心,所以海外在华的电信跨国公司最急;

  2007年谈重组,似乎关注的焦点是解决电信市场结构失衡问题,以消除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为核心,所以中国的固网运营商最急;

  当前谈重组,似乎关注的焦点只有重组本身和时间表的制定,所以试图借重组大做文章的投行、券商最急。

  谈论电信重组已经有几年啦,谈得许多人已经疲惫不堪。

  历史绝对是一面镜子。

  中国电信第一次分拆,将移动、卫星业务分离出去,是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一次尝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专业化、分业经营是建立市场体制的重要思路之一,所以当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的竞争,特别是没有人能事先预测到几年后移动通信的飞跃式发展。但总体上看,第一次分拆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中国电信第二次分拆,得失功过多有争议,但在当时诸如“入世”谈判、强化竞争等背景下,基本无力对分拆的后果予以充分的认识,更无人能预测到被指责为寡头垄断的中国电信在被南北肢解后,崛起的中国移动会成为更大的寡头。可以认定的是,恰恰是制定分拆方案的人由于缺乏对全球电信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判断,以及对新的传输方式及手段对运营市场的“改造能力”或“颠覆”能力的认识,所以才简单地以改变存量市场作为分拆的唯一手段。

  新一轮的电信重组,在改革背景、经济环境、国际环境、技术市场环境、消费市场成熟度等方面,均与前两次电信公司整合有质的不同。

  在改革背景上,国家已明确提出对特大型国有公司进行深化改革,通过产权优化、管理优化及必需的约束机制,使国有公司有充分的能力面对市场竞争,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国际环境上,中国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的积聚、人民币的升值及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使中国一方面正在由大国向强国转变,但另一方面,中国更面临着在高技术产业、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峙及竞争。而电信重组的成功与失败,对中国在国际信息产业的地位及竞争能力至关重要。而重组是中国电信产业整体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国际化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最主要途径。

  在消费市场,中国的移动用户已接近6亿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及的一个最大资源,也是中国发展3G,实施电信重组中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资源基础。
  
  重组要解决哪些问题?

  从整体看,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电信产业实施重组的大环境是非常良好的,唯一的问题是重组具体时间的选择和把握。

  但是,我认为在微观层面或产业层面上,如果这次电信重组不能解决以下问题,必将成为一次失败的改革,并会付出高昂的改革成本。

  第一,如果不能解决电信市场失衡问题,不能在电信产业整体发展的同时消除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重组就将是一次失败的改革。

  我认为,国资管理部门片面强调公司重组(资本重组),而对业务的重组仅仅停留在固网公司与移动公司的购买与合并层次上,对购买与合并后产业如何发展,既没有产业层面的要求,也没有对承载公司提出明确的产业安排,由此,将重组的公司一方面坐等重组消息,另一方面又不敢有半点具体行动和准备。因此,当前要搞的重组,仅仅是一种没有过程的结果,过程是空的,仅仅是把几家公司重新拼凑。

  要使重组能够实现优化市场结构的目的,对电信公司全业务经营的规划与准备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固定运营商,对全业务的运营尚缺乏最基本的准备,对固网与移动业务的融合,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议论阶段,固网运营商的本地网老总们每天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保收入保用户不流失上,对重组后干什么、怎么干根本无从考虑。因此,现在实施重组,事实上会使运营商面对全业务不知所措,在公司融合、资本融合、业务融合及战略目标上陷入混乱。

  第二,重组必须解决电信业有效竞争问题,而在目前情况下,《电信法》迟迟不出台,监管部门存在严重的行权失效,即便固网拥有移动许可,有效竞争体制依然难以建立。

  在技术进步明显快于中国电信业体制改革速度的情况下,中国移动在新技术、新业务、融合式发展和战略等方面的战略,已明显超越其它运营商1-2年,而在以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3G准备上,2007年中国移动已经历了阵痛期,2008年,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上肯定会有重大突破,而重组后刚刚获得移动许可的固网运营上,若希望在移动通信领域与中国移动竞争,特别是在语音业务(目前移动70%的收入来自于语音业务)上与中国移动竞争,基本没有可能;若希望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竞争,固网运营商的技术准备和资金投入也很难撼动中国移动。

  可以肯定地讲,在监管体制上如果没有必需的非对称管制手段,重组后要消除中国移动的一家独大及在新业务发展上的寡头垄断,是没有可能的,中国电信市场失衡情况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如果决策层应在重组前对非对称管制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手段的设计,比如,明确在“重组方案公布后的半年至一年之内,中国移动暂缓开展固网业务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和手段,重组也就很难实现“建立有效竞争”的目标。

  第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完30年的历程,2008年应该是国有垄断性企业深化改革最重要的一年,也就是说,将要进行的重组,必须制定国有电信公司内部体制创新及改革的内容。但是,在目前的重组方案和思路中,对公司体制创新和改革的目标非常模糊。我认为,国资管理部门不要只看“资产”,更要看“产业”。

  第四,重组后,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是3G产业的发展,而全力推进TD产业应是重组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目前国家在TD产业上,雷声大,雨点小,国家投资不足,集中优势攻克难关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如果TD的问题不搞好,盲目加快重组,只能使TD产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电信重组是一次事实上的产业革命,决不能被个别人、个别部门的利益所俘获,必须充分考虑和认识电信产业的长远发展和国有公司的深化改革,既要坚持重组的目标不变,更要审慎考虑重组的时间安排,否则将抬高电信改革成本,事倍功半,甚至破坏电信产业正常的发展环境。

  本人斗胆建议,2008年内实施电信重组,而实施的时间应在“两会”后的2-3个月,最佳途径是“两会”后2-3个月落实全业务,给运营商一段准备期,奥运会后正式实施重组方案。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0 18:11: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20 18:30:00
电信重组似非而是
  2008-02-20 15:28:4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李晓艳

  


  
  “2月15日的高层会议确实讨论了电信重组的相关事宜。”2月19日,国内一知名运营商的高层向本报记者证实。这意味着,业界一直风传的“电信重组”传闻,终于将要浮出水面。
  
  电信重组议题终于到了高层会议的讨论层面。

  “2月15日的高层会议确实讨论了电信重组的相关事宜。”2月19日,国内一知名运营商的高层向本报记者证实。

  这意味着,业界一直风传的“电信重组”传闻,终于将要浮出水面。

  此前,各种“重组”传闻和各个版本在坊间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传闻只是由运营商或者电信领域不同利益集团自下而上的一种游说和宣传造势。

  此次高层会议的讨论,无疑是第一次上升到决策部门工作层面,电信重组方案的具体进展有了实质性的推动。

  受该消息影响,2月18日,中国电信(0728.HK)及中国联通(0762.HK)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股价飚升。此前数天,在香港股市大盘下跌的情况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仍然逆势上涨,2月15日分别升3.2%及3.6%,其中,联通更是一度升近历史最高位。在内地A股,中国联通(600050.SH)也是逆势大涨。

  有消息称,2月15日的高层会议已经确定了电信业重组方案。但上述运营商高层说,“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人事问题,其他具体层面和方案现在都还不确定。”

  另外,19日还有消息说,相关管理部门高层本周将再次开会,进一步讨论电信重组的相关安排。本周会议的重点议题是重组计划的执行及管理安排。
  
  电信重组纳入2008年日程

  事实上,从2007年年底至今,“电信重组”的传闻就一直不绝于耳。

  先是在2007年12月9日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2008年将抓紧研究电信企业全业务改造。

  之后,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一份《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的报告出世,将“电信重组”纳入到2008年的日程当中。

  在该报告被披露后的1月10日,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股价一路狂飙:在香港股市,中国电信上涨6.06%,中国联通大涨7.22%,中国网通(0906.HK)亦上升3.3%;而在A股市场,中国联通更是大幅上涨7.10%,并带动A股的3G板块全面上涨3.98%。

  更为有趣的是著名投行瑞银前后半个月的突然“变脸”。

  1月10日前后,所有香港投行都在议论中国电信业重组日程,并且多数意见认为重组应该在两会前后发生。1月12日,瑞银却发布研究报告,独树一帜地称,中国电信业重组不可能在今年8月北京奥运会前落实,而是将会延至明年,并且强调目前没有任何政治压力推动内地电信业重组或发出3G牌照。

  但仅仅在半个月后的1月25日,瑞银却又突然发布报告,称由于政策的复杂性,不排除重组将在2008年3月底发生的可能。

  作为中国电信企业中国移动的财务顾问,瑞银前后改口的声明更是让“电信重组”多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猜测。

  在这件事情上,香港投行们的观点空前一致。1月30日下午,摩根士丹利、大摩、高盛先后发表报告,称中国内地今年上半年发生电信业重组是2008年可能发生的首个电信业事件。
  
  人事安排是重点

  “电信重组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在这个时点上进行不好说。这些传闻,不排除是很多投行和券商在背后推动的结果。”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这样告诉记者。

  而2月18日,“电信重组”传闻再次被推至浪尖。18日,瑞士信贷的一份报告指出,瑞士信贷在协助TD产业联盟在欧洲路演时,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中国3G牌照和重组方案可能会在近期明朗;并且杨骅个人表示,实力较强的运营商适合做新技术,而实力较弱的运营商适合运用比较成熟和更广的技术,这样运营商的格局也会更加平和。

  杨骅的所指,与目前业界呼声最高的“五合三”方案暗合,即中国移动与中国铁通做TD,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C网合并做CDMA2000,而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G网合并做WCDMA。

  “年前的时候我们是接到了集团的通知,是关于和联通C网业务怎么具体开始融合和执行的。”2月19日中午,山东电信一负责人这样表示,“但在电信集团内部,我们已经讨论和做了好多年固网如何与C网融合的技术储备,现在接到通知也不好说是不是就要进入到重组的执行层面了。”

  伴随重组的,是相关几大运营商高层的去向问题。“现在人事问题变数最大,最不确定。”上述运营商高层告诉记者,15号的国务院常委会主要讨论的就是人事问题,“传闻的版本可能会有变化,因为一方面信产部有政府部门的考虑,另一方面上述运营商老总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0 19:25:00
消费者能得到福利才是最重要的,管他怎么改。就怕所谓的竞争变成合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 14:29:00

要改就要有竞争性,是各大运营商相互制衡,本来是垄断行业,如果改组更加垄断那还不如不改,我很同意上边那个哥们,怎么改都要对得起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 14:29:00

要改就要有竞争性,是各大运营商相互制衡,本来是垄断行业,如果改组更加垄断那还不如不改,我很同意上边那个哥们,怎么改都要对得起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