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867 25
2008-02-21

六十年来最大金融风暴

 

 

 

作者:乔治·索罗斯

 

  由美国住宅泡沫破灭所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同时,这也标志着以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为基础的信用扩张时代的终结。
  也许通过反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目前的状况。反射理论在20年前《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由我本人首次提出。根据这项理论,金融市场本身并不会趋向于平静。市场参与者所抱有的偏见和误解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也会对上述价格所要反映的基本情况产生影响。如果完全任由市场自主决定,那么市场情绪将会走向快乐和绝望两极分化的境地。
  事实上,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自主运行,它们要受到政府的监管,目的是将波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监管机构同样也是由人组成,因此偏见和误解也无法避免。而金融市场和金融当局之间的互动同样也是一种反射。
  繁荣——萧条的过程通常都围绕着信用波动,而且总少不了偏见或者误解———这种偏见和误解通常是因为未能意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价值间存在的循环反射联系。不久前的美国住宅繁荣就是一例明证。
  但过去60年来的“超级繁荣”更为复杂。每次信用扩张陷入困境,金融管理机构都会介入,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他方法刺激经济。这种做法曾经显得非常有效,以至于人们逐渐开始相信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所谓的“市场魔力”,而我则将其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相信,市场能够自我趋向平衡,因为允许参与者追求自身利益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市场的共同利益。这显然是个误解,因为很明显的是,最终往往是依靠政府的外部干预、而不是市场的自身力量阻止了金融市场走向崩溃。尽管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开始全球化和美国开始累积经常项目赤字的时候,市场原教旨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理念。
  全球化使得美国能够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储蓄,并以超越自身生产能力的尺度进行消费,结果其经常项目赤字在2006年超过了GNP的6.2%。金融市场通过发明更加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提供更为慷慨的条款,鼓励消费者借债进行消费。政府每当金融体系陷入危机时便出手干预,于是就催生了动机不对称的情况(这种情况也称之为道德风险),这推动和助长了举债消费的行为,进而鼓励了更大规模的信用扩张。
  当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变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政府都无法估算风险并开始依赖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时,“超级繁荣”终于开始失去控制。每件事情都有可能做错。由次级贷款引发的危机蔓延到了所有的抵押债务,使抵押保险及再保险公司陷入困境,并威胁到了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拖欠信用交换市场。而致命的一击来自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间借贷,银行因无法相信其合作伙伴而被迫惜贷,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美联储不得不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注资,并大范围地延长有价证券的信用期限。而这一切,都使得这次金融危机比二战以后的任何一次都要猛烈。
  信用扩张之后肯定会进入一个紧缩阶段,因为有些新的信用工具和做法并不健康、也不可持续。不仅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不愿积累更多的美元储备也限制了美国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投资者都盼望美联储会采取一切措施来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因为这也是美联储一贯的做法。而现在,他们必须认识到美联储也许没有能力继续做下去。由于石油、食品和其他商品价格坚挺,而人民币升值也有所加快,美联储还有通货膨胀的问题需要操心。如果利率降到了一定程度以下,美元所承受的重新估值压力会再次加大。虽然具体的时间点几乎无法确定,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美联储刺激经济的能力就会走到尽头。
  尽管发达国家发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而中国、印度和某些产油国的形势却风景独好。其结果是,目前的金融危机不太可能导致全球衰退,而更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重心的调整。真正的风险在于,由此导致的政治紧张局势(包括美国国内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破坏,甚至把世界拖入经济衰退、或者更为可怕的深渊。

(本文作者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资料来源:《东方早报》。)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2008-2-22 11:38: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21 10:25:00
全球经济重心调整de真正的风险在于,由此导致的政治紧张局势(包括美国国内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破坏,甚至把世界拖入经济衰退、或者更为可怕的深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1 10:38:00

如果真是这样,中国也许应该感到万幸。因为中国的银行还没有完全学会美国化的东西,信用等金融衍生工具还没有到失控的地步。因此金融行业的管理机构应当审慎地推广新的金融工具,避免因为扩大需求而出现更多的灾难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1 10:47:00

    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总是迟于经济实践,往往成了总结经验或是事后诸葛亮式解释。于是学习国外模式,小范围试验,成功后总结经验大面积全国范围内推广便成了很不错的路径;国外经济学是在理论完善模型实证后才进行推出新式产品,但是要知道许多产品的推出是基于模型或理论前提的不变,当应用于复杂的经济生活现实中时,走形是难免的。

    改革创新是有代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1 14:31:00

国内的楼市、股市在国外衰退声中已经有了很大触动和震荡。

中国毕竟计划的影子还很多,所以只要国家政权不倒,经济繁荣就理所应当。

印度中国崛起,多极化很好啊,有朝一日省得又骂老美玩霸权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2 00:32:00

不谈中国的经济,不谈米国的政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