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位朋友在那家大型韩国企业的市场部工作,她说:“当我与对方洽谈业务自报家门时,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其他欧美在华企业,不少都‘面露难色’,经常让我感到不自在。”她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有的企业在生意交往中被韩国的中小企业欺骗过。她说,有不少所谓的“在华中小韩企”,其实就是个体企业,有的甚至就是在韩国卖了房子,拿着一两千万韩元到中国来“投资”的普通韩国人,在通过正常的经营没法赚钱的情况下,就钻中国“优待外企”政策的空子,专事“倒卖项目”。“虽然这些不是普遍现象,但对在华韩企形象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
韩国政府就没有很好地处理如何使国内中小企业转型的问题。在中国投资的韩国企业中,95%的都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在韩国没法生存的“夕阳产业”。而在韩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没有主动地出台政策措施帮助这些企业升级,而是全部将其推向市场。从这些中小韩企的角度来看,它们当中有不少都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各种优惠措施及便利,在中国生产,然后将产品销往韩国,丰厚的利润也使它们缺乏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动力。而且,整个在华韩企在本地化方面一直做得都没有欧美企业好,它们在中国的发展更显得“水土不服”,其表现往往就是经营不善,在应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时无所适从。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在华韩企半夜逃逸。中国商务部网站也曾援引有关消息称,由于中国采取了一连串的对外资征税、加强对土地和劳工领域的管理,韩国不少在华企业出现了擅自撤离的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12:08:2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