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020 22
2008-02-23

 

        信心是支撑资本市场发展的根基。失去信心支撑,任何市场都将走向墓地。中国平安野心勃勃的再融资计划,给投资者造成的心理伤害还没有消失,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传闻,又在投资者原本脆弱的信心上捅了一刀。

   

    再融资传闻引发愤怒和恐慌性的抛盘,浦发银行成为220日唯一一只跌停的非ST类股票。浦发银行下跌拉动银行股整体下跌,而银行股在上证指数中占37%的权重,这导致整个大盘下跌。股市脆弱的表现已经向决策层发出一个不容忽略的信号:投资者对再融资行为已经无法承受、无法忍受!如果忽略这一信号,不对疯狂的再融资行为加以制约,导致投资者因寒心而离场,资本市场的未来将被彻底葬送。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介绍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有关再融资的规定,其中提到:美国上市公司挂牌交易后,要等18年后才有资格进行再融资一次,并且,只有投资者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大于其投入的资金,才有资格进行再融资。倘若此规定真实无误,其条件之苛刻,足以阻止恶意的圈钱行为,也足以确保投资者信心不受伤害。而我们对再融资的规定过于宽松。以中国平安为例,它刚刚在去年3月份才完成A股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在上市不到一年,在它尚未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回报的情况下,就匆忙推出近乎疯狂的多达1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相当于它去年在上海证交所IPO融资规模(400亿元)的四倍!如此贪婪的再融资计划与用抽水机抽血何异?倘若这种再融资行为得以通过,投资者的信心将被彻底摧毁,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将暗淡一片。

   

    再以浦发银行为例。它目前的净资产只有300多亿元,并且其60亿元次级债的再融资刚刚发行完毕,接着就传出再融资400亿元的计划。尽管浦发银行随后发表声明:“公司正在研究以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资本。具体方案目前尚未确定,公司将在近期召开的董事会审议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这并未否认4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更重要的是,监管层尚未就此表达。

   

    可以想象,像中国平安、浦发银行这样磨刀霍霍,准备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成群结队。如果所有公司都如此效法,股市将从此遭到投资者唾弃,不仅是彻底步入熊市的问题,它将不再有明天。从上市公司野心勃勃的再融资计划来看,投资者已经被当成了没有血肉、没有思想,可以随意掠夺与欺凌的工具。一些自私的上市公司像全副武装的城管对付弱小的小商贩那样,毫无仁慈之心。他们既不考虑投资者的感受,也不关心资本市场的明天,似乎只有贪婪的圈钱二字。

    当西方国家的强势集团每每将慈善事业作为维护形象的第一选择时,在我们这里,强势者却缺乏对弱势者的同情,他们更喜欢将弱者当成掠夺、戏弄的对象而非奉献爱心、消融自身过错与罪过的对象。他们更喜欢对被掠夺者说:追究原罪是没有意义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经成为弱者最大的期盼和呼唤。单就再融资而言,监管层至今未作出表态,这种吝啬的态度绝非对市场的尊重,而是对自身责任的漠视。应该认识到,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仅因限售股解禁增加的流通压力,就已令市场难以承受。而新股发行的快速扩张(2007年沪深A股新股的发行规模超过了4470.83亿元,而美国同年新股发行规模不到400亿美元。A股成为2007年全球融资最大的市场)、再融资规模的继续扩大,正在成为投资者的不可承受之重。以再融资为例。截至去年1227日,共有188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实现募资约3657亿元包括非现金资产1008亿元,超过20012006年六年间的再融资总额。

   

    此外,2007年已公布增发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还有242家次上市公司!这种无节制的再融资膨胀,正在给股市发展根基带来毁灭性破坏。除非监管层认为投资者的承受能力是无限的,除非认为市场的容纳能力是无限的,否则,必须尽快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疯狂的再融资行为,提高再融资的门槛,叫停那些贪婪地失去理性的再融资计划,挽救市场的信心,挽救投资者的信心。从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严格限制其再融资对其长远发展也是有益的。

   

    如果一个公司不通过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回报就可以顺利圈钱,他们哪里来的动力去治理好企业,回报广大投资者?我国资本市场本来就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完整的弊端。无论多烂的公司,只要它还剩下一张会讲故事的破嘴,就能心安理得地在市场上存活,并且,有的还活得跟阔少似的有滋有味、无忧无虑。由于逆向激励机制无法给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带来正向动力,才导致群体性堕落。追根溯源,这难道不是我国资本市场屡屡让投资者付出牺牲,屡屡让他们伤心落泪的原因吗?现在市场最需要的不是再融资,而是对劣质上市公司的驱逐。

  生存还是毁灭,不再是哈姆雷特面对的问题,而是监管层目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股市未来,还是要对上市公司无节制再融资欲望的满足?要资本市场的根基,还是要短暂的虚幻的快感?要投资者的信心,还是要强势利益集团的谄媚?这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个个责任。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一种庄严的承诺。监管层应该将它作为座右铭,严格市场监管,严格规则制度。监管层不能眼睁睁看着辛辛苦苦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付之东流。仅就短期而言,对因再融资导致的信心丧失需尽快挽回。对于任何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申请,都应追加上时间限制和对投资者的回报这两大限制性条件。对于胡搅蛮缠似的再融资闹剧,必须明确表态,尽快叫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23 09:32:00
个人觉得中国股市完全是钱圈钱,说投资融资,那是个愰子.因为这里面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3 16:28:00
现在的股市监管仍旧太薄弱,上市公司有太大的话语权了,相对来说,股票持有者处于绝对劣势,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要谈理性的股市,就好比天方夜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3 19:21:00
股改以来,人们都以为解决了这一重大的制度缺陷,其实只是推迟解决而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问题变换形式之后卷土重来,会不会又是纪年漫长的熊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4 07:55:00
中国股市就是政府和上市公司联手打劫的绿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4 08:04:00

牛人啊,我刚来的,不敢乱说但是好好学着,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