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LA生活了三年, 学术上没有什么进展, 朋友倒是交了一片. 周围的女生朋友都是优秀,聪明, 能干的典范, 却成了中国所谓 的“剩女”. 和美国朋友的聊天中发现很多老美反对婚姻, 即便已经同居数年, 有的甚至生了小孩的也保持未婚的状态. 曾经, 我很天真的认为结婚多好阿, 好想从三岁起就一直做着有一天穿上雪白婚纱,踏上红地毯的公主梦. 这个天真的想法, 不知道被多少个土生土长的美国朋友嘲笑. 我不服气, 和他们辩论才发现自己的论点却没有论据支持….
和前男友在一起时, 我常常幻想结婚的情景, 也想, 未来跟自己的小孩说, 我18岁就和你的daddy在一起了, 至今xxx年了, 他是我的第一任男友. 这多浪漫阿…(呵呵, 当时好纯!) 为了这份执着, 不合适的感情硬撑了三年….
现在我身边有了个很好的男人,他对我照顾无微不至, 我无可挑剔.身边的朋友问我是不是快了… 笑而不语. 好友 Mariam 常跟我讲 “life is not a list of checkmark, marriage, done; degree, done; kids, done, … life, done : )” 如果人生是一场长跑, 何不沿路欣赏美丽的风景, 拭目以待这条路会将我引向何方!
美国洛杉矶市前副市长Joy Chen,可能很多UCLA的朋友, 都听过他的演讲, 她最新的这篇博客和我现在的心情不谋而合, 转在下边
----------------------------------------------(华丽的分割线)--------------------------------------------------------------------------
《商业周刊》上周报道,美国各大商学院录取的中国女性人数正在大幅提升。如此多中国的女性人才正在迈向全球化!想到中国女性可能即将震撼世界,我兴奋异常。此时此刻,除了那个依然以婚姻状况定义女性价值的心理障碍,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中国女性裹足不前了。
绝大部分剩女是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的长相无可挑剔,但择偶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 —中国教育部,2007年。
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梦寐以求的丈夫,还有梦寐以求的孩子。我是38岁结的婚。按照ZF的这个标准,我活得简直像个传奇。
这是我和丈夫大卫在结婚那天的照片。事实上,人生路上总有一个能令人梦想全部成真的季节,而我能够圆梦正是因为我晚结婚。
“你为什么还没有结婚?”
过去,我的父母总怕我会成为剩女。无论我作出多大的成就,我们的每次对话围绕的总是“人生大事”:
妈妈:嗨Joy! 我在加州的朋友给我寄来了一些关于你的新闻剪报。
我:那很好啊。
妈妈:但是你爸爸和我在聊天时说啊,你现在不再和我们一起住啦。
我:我没和你们一起住都15年了。
妈妈:……不过你也没和一个丈夫一起住。
我:因为我还没结婚呀。
妈妈:那么,请你再跟我解释解释你在加州都在做些什么?
我:妈妈!你看了那些新闻剪报了吗?我正在帮成上百万人们改善生活啊。
妈妈:但是难道你不认为一个女人的工作就是做个好妻子和好妈妈吗?
对我们的妈妈和祖母辈的人来说,嫁给一个未曾真正了解的人没有什么大不了。婚姻大体上是为了保险和繁衍。但结果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寻找和建立灵魂伴侣关系这方面就失去了榜样。
“你的标准太高了吗?”
寻找你的白马王子时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可随意缩减约会人数。这是你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搜索——这么说不是我在夸张——你唯一拿来作赌注的是你的未来。
社会教导我们说人无完人,所以我们得降低标准,随遇而安。我们应当迅速行动,早早结婚,保险起见,以免我们再也碰不上更佳人选。但是,婚姻不应当只是一个保险计划。再没有什么比一个充满无爱婚姻与婚外恋的社会令人更沮丧、令我们的生活更岌岌可危了。而当我们降低求偶标准,我们也将再次向下一代强化这一观念:世上无爱情。
但你没必要成为这样的人。你要嫁给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实际上,如果你没打算要15个孩子,那就没有什么好理由值得你在30岁前结婚。
20岁时,玩,学,成长
许多人的生活被焦虑和一种持续暗涌的压力所笼罩。活在你的内心深处的是一个鲜活、自由、蓬勃、热情的女人。如果你不爱自己、不执着于自己的快乐,那么你自然会一直改变自己来取悦他人。因此,在你还没有真正充满自信地认识你自己和你想要什么之前,不要将你的生活和命运许给别人。当你和自己的梦想建立紧密联系的时候,你可以为别人做更多的事。
所以,独立塑造一个完整的生活吧。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兴趣,不要为了一个男友而抛弃它们。值得你爱的男人不会欣赏这一点,你也会痛苦不堪,最终你将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回报。
衡量你在爱自己方面做得好不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停止奔跑,直到能够扪心自问:“我真的快乐吗?”满足于做一个独立的女人是找到白马王子、拥有美满人生的基础。
20多岁时,学会变得独立
在你人生旅途的某一刻,你必须在心理上、情感上和精神上和周遭的影响区别开来。什么叫做“独立”?隐含于这个词中的是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是你在自我定位中必须脱离的对象。你的20多岁是用来学会将你的父母看成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你的父母。他们则学会将你看成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孩子,或者是他们的孙子孙女的生育者。这层新的关系能够让你与他们建立一种更密切的联系和友谊。
20多岁时,探索生活的广阔可能性
很快,你将要承担起崭新的长期义务,而这些义务将萦绕着你的一生。现在则是你整个成年生活中唯一可以变得有一点点自私的时候。充分地享受这个自由吧。在你被束缚之前,体验所有想体验的东西吧。你的二十岁和三十岁应当是被雄心壮志激荡得心潮澎湃的阶段。允许自己花几年去摸索你对什么感兴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