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好消息:中国上个月的贸易数据证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未走向衰退。而坏消息则是:这个看似提高的数据极有可能是虚假的。
据官方数据,2014年1月,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0.6%,进口额同比增长10%,而起初由于制造业产出下滑,分析师预计中国1月进出口额将出现零增长,甚至下滑。这样的比较也令人为难:2013年1月的出口额数据曾被高报25%。
实际上,中国去年1月的贸易数据就被质疑存在高报现象,而官方最终承诺对高报货价的行为——中国企业用于逃避资金控制并向国内巨额走私的方式——进行制裁。Quartz当时解释称:
中国企业须为海外销售缴纳17%的增值税,这往往会导致他们上报虚假出口数据。这就要求企业生产假发票交给税务部门。而中国正是这类提供假发票的公司的发源地。
但看起来所谓的“制裁”并没有产生太大作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国所公布对香港的出口额与香港所公布从国内的进口额之间存在巨大差值。该差距恰恰暗示了中国当前贸易数据与去年同期一样存在夸大现象。
正如我们本月初指出的那样,自2010年以来,这种差距就在逐年增长。全球金融诚信组织估计,2013年上半年,由于伪造贸易发票造成的资金流入高达约1000亿美元。

尽管政府声称会对此类行为进行镇压,但似乎中国企业并未因此受到惩罚。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Louis Kuijs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我们的感觉并不乐观,今年初这种高报货价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敦沛证券投资经理黄志阳也说道:
自从去年开始,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不必对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过于认真。
不过,股市投资者仍十分看重贸易数据。数据公布后,上证综指以及香港恒生指数分别上涨0.15%和0.1%。而被投资者视作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澳元,也已上涨0.2%,至每澳元兑0.9063美元。
来源 :天厚社交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