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16 4
2008-02-25
<div class="from_info">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02:43 <span class="linkRed02"><a href="http://www.jinghua.cn/"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color="#a20010">京华时报</font></a><font color="#a20010">
                        </font></span></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class="artibody" id="artibody"><p>  本报讯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季广茂(<a class="akey" href="http://blog.sina.com.cn/u/1429692142" target="_blank">blog</a>)因为自己的学术专著遭到同行的批评,在自己的博客上<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8-02-24/033015004423.shtml" target="_blank">发表近10篇文章予以攻击</a>。攻击的言辞激烈,称自己要做回流氓,骂对方为“屁眼教授”。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学术界哗然。昨天,季广茂又在博客上针对该事发表答记者问,称对方没有学术资质。</p><p>  去年年底,2007年第11期国家权威核心期刊《文艺研究》上,刊登了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一篇12000字长文《<a class="akey"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375eee01000csg.html" target="_blank">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迷失</a>》,文章从八个方面批评了季广茂2005年出版的《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一书,称在该书中找不到作者对“意识形态”的界定或解释,缺少新鲜实在的内容,觉得作者治学态度不够严谨。</p><p>  季广茂称,他在12月5日接到朋友的电话,得知这一情况,当天晚上他没有找到钟华的文章,让朋友通过电话读给他听。才听了两段,他就认定对方是对他恶意的批评,在愤怒的情绪下在博客上发出帖子《做回畜生》。第二天,他从图书馆复印了钟华的文章后,更是怒不可遏,陆续在博客上发表了《昏话连篇·臭气熏天》、《患上脑便秘,难免满纸都是屁》等近10篇文章,几乎所有文章中都有辱骂的内容以及粗俗的词句。</p><p>  在被媒体曝光后,许多网友认为此事是斯文扫地的学术界丑闻,几乎一边倒地批判骂人者季广茂。也有网友认为,季广茂教授这样对待学术批评根本就是一种炒作。目前北师大校方还未就此事做出表态,一名与季广茂同学院的老师称学校对师表和师言都是有相应规定的,季广茂平时在他们眼里是个很直率的性情中人,平时并没有听他开过粗口。</p><p>  昨天晚上,季广茂又在博客上发表了《答记者问》,依然坚持自己的态度和说辞,并表示要对钟华说,“我愿意奉陪阁下,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永不言退”。</p><p>  <strong>相关评论:</strong><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pl/2008-02-25/090815012358.shtml" target="_blank">学术批评不能搞成骂大街</a></p><p>  <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pl/2008-02-25/075915011621.shtml" target="_blank">教授不可骂人 请守好自己的道德门</a></p><p>  <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pl/2008-02-25/105815013399.shtml" target="_blank">季老师,您真不该破口大骂</a> </p><p>  <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pl/2008-02-25/105815013399.shtml" target="_blank">做教授还是做畜生,这是个问题</a> </p><p>-<strong>双方说法</strong></p><p><strong>  季广茂:只能用谩骂来治疗心痛</strong></p><p>  “我在博客中采用这些词句,是绝望之人的绝望之举。坦率地说,一方面是因为情绪上极端愤怒,同时我也觉得,仿佛只有用谩骂和指责的方式,才能治疗我心里的伤痛,不然我觉得我早就崩溃了。</p><p>  我没有房子没有钱,我唯一的生命就是学问。如果真的是有一定资质,有善意地进行学术探讨那是多好的事,但是钟华没有。我和钟华在事前根本不认识,事后我也无法和他去沟通。他的语气是呵斥的、居高临下的。</p><p>  学校和学生的压力,我现在还顾不过来。学校目前还没有因为这个事找过我。但是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应对的准备,学校如果认为我有损学校声誉而做出处分,我都愿意接受。我认为这些文章对我来说不是一时冲动,我永远不后悔写那些文章,也不会把它们撤下来。”</p><p>  <strong>钟华:读书人回骂有失体统</strong></p><p>  “季广茂是全国名校的博导,最初发表那篇文学批评时,还有人说我是在帮对方卖书,或者是在借名人出名,但是学术探讨和身份没有太大关系。</p><p>  第一次在博客上看到季广茂帖子《做回畜生》后,我没想把事件扩大。紧接着,对方又发出第二、第三、第四篇帖子,我就有些难以接受。于是在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对此事件进行了回应,但仅限于学术交流。之后,发现季广茂在博客中的言辞更激烈了。</p><p>  我承认,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个别问题的处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不适当的地方。但是他骂了我,骂了我父亲和母亲,骂了我的文章,说不生气那是假的。但我是读书人,又是教书匠,回骂实在是有失体统。”</p><p>  <strong>-链接·交锋</strong></p><p><strong>  钟华:</strong></p><p>  2007年11月:季广茂一书内容芜杂而漂浮,实实在在的“干货”和“新货”不多。其质量显然与其身份不太相称;而允许它出版面世,这既反映出作者治学态度不够严谨,也说明出版部门在把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疏漏。</p><p>  <strong>季广茂:</strong></p><p>  12月5日:见过无知的,没有见过这么无知的;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见过狂妄的,没见过这么狂妄的;见过下流的,没有见过这么下流的。</p><p>  12月23日:(钟华)可谓昏话连篇,可谓臭气熏天。</p><p>  12月27日:(钟华)患上脑便秘,难免满纸都是屁。</p><p>  12月29日:(钟华)屎壳郎搬家———走一路,臭一路。</p><p>  2月4日:我宁愿称他“屁眼教授”,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学术依据”。</p><p>  2月24日:(钟华)道貌岸然地往一个无辜学者身上泼大粪,以达到卑鄙的目的。</p><p>  综合本报记者 周逸梅</p><p>  《成都商报》报道 </p></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25 18:27:00

这不利于学术交流,似乎是当街卖骂,有失教授之尊.

如果人家写了些批判你文章的话,你就骂别人以达到"治疗我心里的伤痛"的目的,这不是知识分子所为,也不利于以后学术界的交流学习.那以后学术界不是有可能成了地痞流氓的聚集地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 21:47:00

看来比泼妇骂街高级多了,没文化的人顶多睡地上嚎啕,教授倒可以到公共传媒上用文字污染视听。

手段高明些,用语下流些,到头来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素质,此人面对批评如此人品,如何为人师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 11:00:00

如果“只能用谩骂来治疗心痛”,泼妇骂街是一种“病态”心理,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倒是从中显露出骂人者自己的低俗。

当教授就该把学问、理论整理清楚些,谩骂只会增添了社会对大学这斯文之地的疑惑,只会让高校教师为此而蒙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7 14:58:00

谩骂只能说明对方的批评是正确的、有道理的、成立的。

如果季教授的书真的是有干货,有真内容,即使被批评错了,也用不着暴跳如雷、口出粗言、无理谩骂:自己写篇文章去反驳就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