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金融类
2002 9
2014-02-24
悬赏 2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我在台灣在研究大陸的健康險市場,真想不出辦法找資料,只好在此請教諸位大德。
問題是這樣子,在大陸重疾險銷售是以定期為主,還是終身為主。
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側面了解似乎終身沒那麼受歡迎(不知是否有誤),主要聽說是搭配兩全保險銷售,20年或70,80歲最後可返本。
是否民眾喜好拿到返本導致終身沒那麼受歡迎,或是IFRS對終身險這麼長期的保險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另外如果大家願意分享點大陸健康險市場狀況,我也是感激不盡。
目前是知道預定利率放寬,重疾險發生率表發表,都使得重疾險比較火一點。

最佳答案

tongtongyanyan 查看完整内容

大陆市场的重疾险通常是作为附加险销售的。中国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不强,对于目前的主力消费群体(中年人),他们不能够轻易的接受纯消费性的重疾险,对他们而言,储蓄或者买房子是最好的风险保障方式。因此重疾险通常是搭配两全保险销售,因为两全保险有储蓄性质,更能让消费者接受。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监管的因素导致终身产品不受欢迎,保监会规定,健康险作为附加险,保险期间不得短于主险。因此如果主险是一个终身寿险,则附加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24 16:21:08
大陆市场的重疾险通常是作为附加险销售的。中国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不强,对于目前的主力消费群体(中年人),他们不能够轻易的接受纯消费性的重疾险,对他们而言,储蓄或者买房子是最好的风险保障方式。因此重疾险通常是搭配两全保险销售,因为两全保险有储蓄性质,更能让消费者接受。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监管的因素导致终身产品不受欢迎,保监会规定,健康险作为附加险,保险期间不得短于主险。因此如果主险是一个终身寿险,则附加险必须为提前给付的疾病保险(提前给付附加险的保险期间必然等于主险)。客户到了晚年由于重大疾病身故的概率是很高的,但客户只能获得一份保额。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
中国市场很少有把健康险作为单独的主合同的,原因是这样,规模保费收入是每个公司都非常关注的指标,影响规模保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件均保费(规模保费收入除以保单件数)。对于一个成熟的公司,客户已经积累的差不多了,它的主要业务来源就是这些已有客户的二次开发,因此保单件数很难有所突破,所以提高件均保费是提高保费规模的最重要手段。如果将健康险作为独立主险,件均保费会明显低于一个两全+附加健康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4 16:33:19
您是在台湾研究保险的同学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4 16:37:25
1003690857 发表于 2014-2-24 16:33
您是在台湾研究保险的同学么
我在工作了,算是工作上碰到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4 16:49:26
主要是定期为主,终身太贵了,且对保险公司的风险太高;另外重疾的销售与代理人素质息息相关。

个人对于重疾之所以在大陆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重疾险保的是定额补偿,而当前通货膨胀尤其是医疗费用的实际通货膨胀,未来的吸引力不大,如果未来的趋势主要是保险提供服务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4 16:49:35
rickhsu0323 发表于 2014-2-24 16:37
我在工作了,算是工作上碰到的事情。
我是保险学的研究生 目前还在上学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您
大陆重疾险的市场单独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主要是作为两全分红 两全终身保险的附加险来销售
另外 92年友邦重疾险危机 也暴露了我们重疾险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即“保死不保生”重疾范围比较小,出险基本上也差不多要面临死亡了 另外加上目前一些过度医疗问题和保险诈骗  健康险整体的市场状况增长还可以 但利润是负数 目前又出台了大病保险政策 以及去年的普通人身险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 对市场也构成一定的冲击 具体您要是有什么问题 我们可以再交流 希望能帮到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