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858 4
2014-02-26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hin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ERI)是上海市于2013年设立的首批高校智库。作为一家立足基础研究的智库(think tank),中心使命在于对涉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供及时和前瞻性的政策咨询。为了强化研究基础,培育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水平,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面向境内外公开招收2014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
  • 2.具有或即将具有(获得学位不迟于2014年7月)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社会学或者政治学专业)。申请者的博士学位在最近5年内获得,年龄在40岁以下
  •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
  • 4.有从事政策研究的实际经验。具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 5.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6.具备全日制进站工作条件,不招收在职研究人员。

二、研究内容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中国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中国经济进行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跟踪研究,向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基于基础研究的政策报告和资政报告。关注的议题包括了中长期经济增长、宏观稳定、产业升级、城市化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等。鼓励研究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的研究选题。

三、相关福利待遇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优厚的研究和工作条件。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薪酬标准参照国家和复旦大学的相关标准执行,研究院将为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备舒适的办公条件和相关配套补贴,并根据研究进展和贡献给予相应补贴,其它方面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四、报名要求和联系方式
1.凡申请来本站做博士后研究的人员,请于2013年3月10日前向中心信箱(cces@fudan.edu.cn)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突出教育、研究经历和研究所长的个人简历。
(2)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或2013年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扫描件;
(3)博士论文或论文初稿电子版,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电子版;
(4)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
(5)专家推荐信两封
信息咨询可邮件研究院服务信息邮箱(cces@fudan.edu.cn


2.本站采取“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进入初审的候选人将进入下一步考核。

联系方式:上海市国权路600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联系人:詹老师
          联系电话:65643054
          Email:cces@fudan.edu.cn

原信息链接:http://www.econ.fudan.edu.cn/newsdetail.php?cid=595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27 23:52:24
  同济和浙大四位著名教授存在着严重的一稿多发、相互抄袭、伪造数据问题,由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遏制,事件从1990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鉴于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出来作一个提示。

      这是本人在风险投资专题检索中偶然发现的,并发现这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行为,涉及众多知名学者。这比个人行为更令人遗憾。

      这里的学者是国内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界知名学者,有的甚至是一级教授、候选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希望这个事件能够引起广大同学、导师的注意和讨论。

        沈荣芳: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德棉: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庆国: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范柏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ZF管理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 沈荣芳、陈德棉、马庆国和范柏乃等人的“风险投资研究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1] 范柏乃,沈荣芳.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上海金融,2001,03:.  
[2] 范柏乃,沈荣芳.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经济管理,2001,06:.  
[3] 范柏乃,江   毅.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科技导报,2001,04:.  
[4] 范柏乃,沈荣芳,马庆国.                    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1,02:.  
[5]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障碍因素与法律对策研究[j].                   预测,2001,01:.   
[6] 江蕾.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与法律对策[J].                  科技导报,2002,03:.  
[7]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加强我国风险投资业法律保障体系建设[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05:. [8] 范柏乃.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J].                           管理学报,2006,06:. 
[9]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研究[j].                                                 科技导报,2001,03:.  
[10] 范柏乃 ,沈荣芳 ,陈德棉.           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0,09:.   
[11] 范柏乃,江蕾.                                   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及其法律框架的设计[J].                  证券市场导报,2000,08:.  
[12]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         中国风险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研管理,2001,01:.   
[13] 孙有杰,范柏乃,沈荣芳.                   风险投资决策项目的评价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1,03:.  
[14]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规政策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09:.   
[15]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国际风险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                                            浙江金融,2000,09:.   
[16] 范柏乃 ,沈荣芳 ,陈德棉.          发展风险投资业ZF应该做什么[j].                                        浙江金融,2001,02:.   
[17] 沈荣芳,陆长生,范柏乃.            发展风险投资业ZF行为研究[j].                                            经济管理,2001,12:.   
[18]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            中国风险资本供给问题研究[j].                                            当代财经,2000,11:.  
[19] 范柏乃,沈荣芳,马庆国.            中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01:.  

2.沈荣芳、范柏乃、马庆国、江蕾等的“中国高新技术研究”。  

[1] 范柏乃,江蕾.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9,01:.   
[2] 范柏乃,江蕾.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及政策研究[j].                         高科技与产业化,1999,02:.   
[3] 范柏乃,江蕾.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及政策研究[j].                         统计研究,1999,07:.  
[4] 范柏乃.            国外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05:36-39.
[5] 汪涛,范柏乃.     1992—199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标评价研究[J].         软科学,1999,02:7-10.
[6] 范柏乃,沈荣芳.            降低高技术企业市场准入门槛[J].                                       企业管理,2000,07:6.
[7] 范柏乃,沈荣芳.            降低高技术企业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J].上海企业,2000,10:30-31.
[8] 孙有杰,范柏乃,沈荣芳. 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障碍因素研究[J].                           上海企业,2000,12:25-29.
[9] 范柏乃.                        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法规政策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0,06:41-46.
[10] 范柏乃,袁安府,马庆国.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与规划[J].              浙江大学学报,1998,03:85-90.
[11] 孙伯灿,陈卫东,范柏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2001,06:58-66.
[12] 范柏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1,01:35-41.
[13] 范柏乃,刘超英,宋浩.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量发展与结构变动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3,05:107-110.
[14] 袁安府,范柏乃.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策略选择[J].                          中国科技产业,2003,06:50-52+34.
[15] 范柏乃.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3,06:667-671.


3. 范柏乃、程宏伟、张鸣、金明路、江蕾等人的“ZF信用研究”。  

[1] 范柏乃.                      我国地方ZF信用缺失的实证调查[J].                     党政干部学刊,2005,01:33-35.
[2] 范柏乃.                      我国地方ZF信用缺失的实证调查[J].                      理论参考,2005,06:63-65.
[3] 范柏乃.                      我国地方ZF信用缺失成因的实证调查[J].               理论观察,2004,06:38-41.
[4] 范柏乃,金明路,程宏伟.  我国地方ZF信用水平的实证调查[J].                    行政与法,2005,01:24-26.
[5] 范柏乃,张鸣.                     地方ZF信用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2,02.
[6] 范柏乃,张鸣.                           ZF信用影响因素与管理机制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2009,02:43-52.
[7] 范柏乃,龙海波.            我国地方ZF失信形成机理与惩罚机制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2010,03:164-173.
[8] 范柏乃,江蕾.               我国地方ZF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05,01:18-23+92.
[9] 范柏乃,汤亚玲.                  县级ZF信用缺失的博弈分析[J].                        行政与法, 2009,09:1-4.
[10] 张鸣,范柏乃.                    地方ZF信用的内涵、结构要素及实际测度[J].   探索,2013,04:52-59.
[11] 范柏乃,金明路,程宏伟. 我国地方ZF信用问题研究[J].                               学习论坛,2005,02:70-73.
[12] 范柏乃,金明路,程宏伟.             ZF信用研究综述[J].                                 行政与法,2005,02:23-25.
[13] 范柏乃,汪基强.           我国地方ZF信用档案建设研究[J].                         浙江学刊,2010,04:179-184.
[14] 范柏乃,张骞,喻晓.       我国地方ZF信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研究[J].               行政与法,2008,07:27-31.


4. 江蕾、范柏乃、罗佳明、王卫红、朱华、安慧霞等人“中国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研究”。

[1] 江蕾,安慧霞,朱华.    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测度:1953-2005[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05:50-56+111.
[2] 罗佳明,王卫红.        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1953-2001[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2:81-86.
[3] 范柏乃,江蕾,罗佳明.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04,05:104-109.

5. 对于这些论文成果的学术价值,笔者不作评论。这些所谓博士导、教授、博士们的其他一稿两发实在太多,不一一列举了。一个研究者在一稿多发事情上偶尔出错所在难免,但如些大规模雷同实属不该。他们用国家重大项目的资金原来都做了这个,并做成了院士候选和国家新世纪人才。这难道不是天大的笑话???!

6.本人希望,

[1]  教育部、科技部、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陈德棉、沈荣芳、马庆国、范柏乃、江蕾等人的论文相互抄袭、一稿多发、伪造数据,骗取国家重大项目资金等问题,给社会、全体国民和高校师生一个交待。

[2] 重新制订高校科研规范或章程,尊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的发表权和唯一保有权,导师不得任意在学生的成果之前或之后著名。

[3]  国家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要造假者退还所申请的基金,处罚其不端行为。


                      一名质疑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8 09:42:46
没啥意思啊,又不能留在复旦,出站后去高校找工作跟应届博士相比也没啥竞争优势。白白耽误两年,两年后啥状况谁也说不准,还不如先占个有编制的位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8 10:06:50
zgrdlzy 发表于 2014-2-27 23:52
同济和浙大四位著名教授存在着严重的一稿多发、相互抄袭、伪造数据问题,由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遏制, ...
建议你可以独立发一个帖子!
学术腐败现象国内非常普遍,比如我也在发现南京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合发在《管理世界》的文章竟然把国外书籍上的内容三大段整合成一小段,但未加任何注释或引用文献标注!
这种近似一稿多发很多,你自己独立发个帖子吧,回复在这里不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08:53:23
论文检索过程中也发现检举材料中的第三部分确实属实,而其中的某个人现在还是地方干部。中国的学术环境要乱到什么程度,这种抄袭行为可以没有任何风险和代价,完全相同的论文已经存在了10年,还准备在学术届放100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