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光盘版
[/UseMoney]
既然有人需要又买不起,我就免费吧。
《2007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书中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量的人口就业统计数据,以及世界部分国家的相关数据。全书内容分为七部分:综合数据,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006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2006 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2006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2006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
欢迎您查阅《《2007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图书,该《《2007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购买方式:直接点击“购买”或电话订购,同时查询“书到付款网络表”,如在书到付款城市列表中,我们快递配送《《2007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图书到您手中,您收到《《2007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图书时请将书款交给送书人,诚谢! |
[图书说明]:
一、《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
二、本年鉴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负责编辑整理,并得到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三、本年鉴内容分为七部分:(一)综合数据;(二)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三)2006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四)2006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五)2006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六)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七)2006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四、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的调查时点为2006年11月1日零时。调查以全国为总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1895个县(市、区)、3469个乡(镇、街道)、11837个调查小区中的119万人。经加权后汇总,2006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6.81‰,自然增长率为5.28‰。按此推算,2006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出生人口为1584万人,死亡人口为892万人,净增人口为692万人。本年鉴第二部分各表中的绝对数为样本数(表2-1、表2-2除外),全国抽样比为0.907‰。
五、本年鉴中收集的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第二部分)和2006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第四部分),由于统计方法和口径的不同,可能不完全一致,请用户在使用时加以注意。
六、本年鉴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七、符号使用说明:
年鉴各表中的“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八、本年鉴首次对人口和就业统计资料进行集中编印,在资料的整理和编排方面难免存在不足和疏误,敬请用户指正。
第一部分 综合数据
1-1 各地区人口数
1-2 按性别分人口数
1-3 按城乡分人口数
1-4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1-5 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1-6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1-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8 全国历年人口密度
1-9 全国劳动统计主要指标
1-10 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1-11 按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1-1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
1-13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年末登记数)
1-14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末登记数)
1-15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1-16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1-17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1-18 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1-19 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1-20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第二部分 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2-1 各地区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2-2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
2-3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4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5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6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
2-7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8 各地区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9 各地区镇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10 各地区乡村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11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2 各地区城市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3 各地区镇的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4 各地区乡村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5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6 各地区城市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7 各地区镇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8 各地区乡村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19 各地区家庭户类别
2-20 各地区城市家庭户类别
2-21 各地区镇家庭户类别
2-22 各地区乡村家庭户类别
2-23 全国家庭户人数和户主的年龄、性别构成
2-24 各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5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6 各地区镇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7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8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2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2 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3 全国城市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4 全国镇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5 全国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6 各地区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37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38 各地区镇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39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
2-40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1 全国城市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2 全国镇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3 全国乡村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4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5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6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7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
2-48 各地区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4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5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2-5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
第三部分 2006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
3-1 分地区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 分地区全国男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 分地区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6 按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7 按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8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9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0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2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3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4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6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3-18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3-20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1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22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2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24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5 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
3-26 城镇男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
3-27 城镇女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
3-2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2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0 按户口性质、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1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2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3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
3-35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
3-3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
3-37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
3-40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3-4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3-42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
3-4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
3-4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
3-4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
第四部分 2006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
4-1 各地区总户数、总人口
4-2 各地区市总户数、总人口
4-3 各地区县总户数、总人口
4-4 各地区非农业、农业人口
4-5 各地区市非农业、农业人口
4-6 各地区县非农业、农业人口
第五部分 2006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
5-1 各地区分孩次计划生育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5-2 各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领证情况及避孕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5-3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
5-4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与上年同期比较
5-5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
5-6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与上年同期对比
5-7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的例数
5-8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例数与上年同期对比
第六部分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6-1 年中人口数
6-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6-3 人口年龄构成
6-4 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6-5 全部就业人数
6-6 全部女性就业人数
6-7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6-8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6-9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6-10 失业人数
6-11 制造业平均工资
6-12 消费价格指数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6-13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6-14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6-15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6-16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6-17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6-18 非农行业工人日工资率
6-19 非农行业管理人员月工资率
6-20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6-21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6-22 消费价格指数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6-23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6-24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6-25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6-26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6-27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6-28 非农行业平均工资
6-29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6-30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6-31 消费价格指数
第七部分 2006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一、总说明
二、调查表式
(一)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表
(二)死亡人口调查表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