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29 1
2008-02-29
一场雪灾不仅让中国的交通陷入瘫痪状态,而且让原本已经复杂的通货膨胀问题更加复杂了。脆弱的不仅仅是春运,还有我们的经济。  
公路系统发展如此的快速,可惜设计施工如此的糟糕,虽然在华南罕见这样的风雪,可是并非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恶劣天气。在华北,我们能够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为甚么在华南就不行了呢?我们的铁路系统还在大一统的状态,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的问题在这次雪灾里暴露无遗。是不是应该考虑重新建设和设计我们的铁路系统了呢?是不是该打破铁路的垄断了呢?让竞争也同时存在于铁路这个系统里,是不是该让民营资本进入铁路了?  
 
我们很遗憾地发现,保证我们经济运作的交通大动脉在一场简单的风雪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连带着,我们饭桌上的食物价格一涨再涨,有钱的人家或许可以扛得动这样的食品价格,而那些收入并不丰厚,平时已经在节衣缩食的家庭怎么办?在衡阳,超市里连蜡烛都买不到了,而一家人奔赴超市的结果是抢到了三瓶矿泉水。因为停电,他们的手机已经快要没电了,这让他们在外地的女儿非常的着急,因为,固定电话因为没电已经不能使用,而手机就成了他们同外界联络的唯一工具,这个工具也快要不能使用了。因为停电,他们的夜晚更加的寒冷,因为停水,他们已经几天没有洗澡,没能做一顿饭,很多人,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才能在打开的消防水龙头里取到水,而这些水是不能够食用的。煤气和蜂窝煤都快要用完了,又是一个饥寒交迫的夜晚。  
 
大面积的停电,停水,物价飞涨,让原本已经艰难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在韶关滞留的2万多名老弱病残,他们正在面临汽车没有油,暖气开不了的问题,他们在天寒地冻之中,而我们只是提供了医疗支援和一些就近安排转移,而很多司机因为车上的货物,他们不敢离开自己的车辆。这样下去,会不会有冻死人的可能?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应急启动机制在哪里?如何解决这样的很实际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过热的问题,而是投资不足、不平衡的问题。铁路系统的僵硬、运输的不足、电网的老化、故障排除手段的滞后等等问题已经是好几十年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在这场风雪中凸显。  
公路系统发展迅速,可惜也是问题多多,撇开质量设计问题,仅仅是高昂的桥路费就已经变相加重了农产品的价格问题。显而易见的如今,我们都不需要再谈设计及相关配套缺失造成的原本可以通行的公路如今变成一条无法通行的死路。请问,那些路桥费都花到了哪里?老百姓的税收都花到哪里去了?能给出一个具体的资金去向吗?  
 
我们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庞大的应急储备?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灵活的交通储备?国家民生资源储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1 10:12:00
今年的雪灾确实给了中国一个深刻的教训,整个春运有22亿人次的人口流动,中国铁路运输的旅客要达到近2亿人次,再加上雪灾影响不想出问题也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