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那是一九九三年的一月份,在中关村一个中科院的研究所食堂的小包间里,吃饭用的圆桌旁围坐了至少六、七个人,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门口的一把椅子上。那时我已经做完了硕士论文,跑出来找工作,面试我的是联想集团的一些负责人。
  我至今只记得我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其它的已经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了。由人事部的负责人开门见山问的头一个也就是我唯一记得的那个问题:“你是清华的硕士,怎么想到要来做销售?”他脑子里似乎替我想了很多其它的出路,怎么不出国?怎么不接着读博士?怎么不留在清华教书?怎么不去研究所做技术研发?怎么不找个机关呆着?
  我当时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的确知道的不多,我说:“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各种各样的人。”
  我之所以至今还记得这个很平常的问题,就是因为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面,仍然不断地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就连不久前对我做人物专访的一位媒体记者也这样问我,眼神里有诧异、好奇,甚至还有点对我当初“走投无路”、“逼上梁山”去做销售的同情。
  二十年了,社会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可是仍然还有不少人,甚至也包括有些以销售为业的人,内心里仍然觉得,如果可以有其它的选择,只要不是差到比做销售还糟,就不应该干销售这一行。
  我一直对自己说:销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因为销售,就是找到一个人,然后让这个人接受你的价值观,接受你让他接受的东西。我写这本小说,就是想尽我微薄的力量,对尽可能多的人,呼喊出微弱的声音:做销售,不是末路人无奈的出路,而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销售是一种职业,狭义的销售就是把你的产品或是服务销售给你的客户。在广义上呢?所有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销售,甚至是时时刻刻在做销售。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实就是彼此销售各自观点的过程。在市场经济里,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我们自己的某些部分推销出去,获得别人的认可,换取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东西。首先,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才能换回我们需要的那份工作。只有新毕业的学生才需要推销自己来找到工作吗?当然不是。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不断地在人才市场上推销自己,争取找到更好的工作;即使你想保住现在这份工作,光靠埋头苦干也是不够的,你也要把自己更好地推销给现在的雇主。
  在公司里,做销售的是主角、骨干和核心;在社会上,做销售的也是极富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群。看看小说里的人物,或沉稳,或奸诈,或干练,或痴情,自有你来评点褒贬,但他们各个都是商场上的主人翁,甚至会在整个社会的舞台上成为主角。
  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销售?我常半开玩笑地回答:“只要你想,只要你喜欢,你就一定适合。”看过《哈里波特》吗?那个长着又白又长的大胡子的魔法学校校长是怎么点拨哈里的?他的意思就是,决定你的命运的,不是你面临的机会(chance),而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choice)。所以,只要你想,只要你喜欢,就选择做销售吧,因为你适合。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销售高手,进而在职场上不断成功呢?我见过的出色的sales,大多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技巧,反而有不少人的风格和手法非常朴实甚至有时显得笨拙,那是什么使他们成为销售高手呢?是素质。素质就如同我们夫妻房事中用的渤莱什忑,能够给我们无限的激情,持久尽兴!我自己总结过,销售高手应该具备九种素质:快乐心、激情动力、捕捉时机、洞察力、震撼力、同情心、计划条理性、人际敏感性、专注结果。
  做销售的,个个都是领导者。领导者自身要有激情,要坚忍不拔,要对周围的人有感染力,优秀的销售人员都具备这些特征。销售人员要能不断鼓动自己,要能调动公司内部的资源,要能带动周围的合作伙伴,还要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动客户行动。所以,这也就难怪古今中外的商界领袖,绝大多数都是销售人员出身,或者长期亲身参与销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