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结构性的融资呢?结构性融资是指通过改变公司的股本结构、债权结构达到融资的目的,具体来说的话:1.我们讲产权融资,也就是说你可以引进新的股东,让新的股东新的投资者持有股份的身份加盟进来,这种形式的话我们叫做产权融资,或者叫股权融资。新的股东给你投资,有你资产的一部分,所以他用资金换取了你的产权,我们说这是产权融资,与其相对的我们叫做债权融资,债权融资指的是对方不是以投资者的身份,而是以债主的形式进入你的公司。债主的形式进入你的公司,这个债主的话从某种程度上不愿意跟你分享你的利润,他拿的是固定收益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过去的企业家从银行贷款更多体现的是在债权融资,银行到期你必须还清的,你挣的再多,回报率再高跟银行无关,也不要,银行是不跟你风险共享的。二者是有本质上的差异,产权和债权,究竟什么企业适合产权?什么企业适合债权?我们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当然这两个融资的形式完全不一样,所以是说它的作用和对每一个公司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我们说一个公司它的经营状况非常好、收益率也非常高,假设一个公司它的资产是一个亿,现在他别人要给他投资以债主的形式进来,新的投资者以债主的形式没进来之前,他一个亿回报率能拿到40%,因此他一年从这一亿中获取4000万的利润,这个时候你说这个市场非常好,你想以投资者以债权的形式引进来,他又给你投资了1个亿,你们二者一加一个亿变成了两个亿,但是你当初一个亿的盈利4000万,现在你就得到了8000万,可是这个时候假设你是先以产权的形式引进的,结果变成了什么呢?你们现在这个企业盈利比以前增加了两倍,由4000万变成了8000万,可是你的盈利要分给你的合伙人50%,也就是说,他拿4000万,你还剩4000万。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这个融资的话没有太大意义。
比如说两个人,我现在有一份,别人又给你一份,结果你们两个人评分,他把他的拿走了,你拿你的,等于你没引进投资者之前是一样的,我举的例子是产权融资,假设我们这个时候采取的形式是以债权的形式,以债主的形式进来。债权和产权正好是相反的,债权是不跟你分得利润不跟你风险共担,是实现预定的,比喻你给我20%回报或者是10%的回报,假如给他10%的回报,这个投资者是以债主的形式进入你的公司或者项目中,最终你原来你1个亿盈利4000万,现在变成2个亿盈利8000万,最后一算帐,他只能拿回他投资的10%,这是以债权的形式,按事先预定好的。
什么概念呢?最终的结果你们两个盈利是8000万他拿走10%1000万,你还有7000万,我可以告诉大家,债权和产权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刚才我讲到结构性融资,这只是结构性融资的一个主要方面。
再把结构性融资延伸一点,结构性融资刚才我说到了是通过改变股本结构甚至资产结构达到的目标,结构性融资包括产权包括债券,债权的形式可以通过银行或者是共同基金,多数情况下是以贷款的形式进入的,也有一部分是有产权,另外一种产权的形式是上市,上市指的是直接产权,通过上市的形式是说你要发行股票,你这个股票发行了,你是用公共的资金换取你公司的股票,或者是换取你公司的股权,是一个公共产权,二者的话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它都分为是公募的和私募的两类,对很多企业家现在恐怕是公募的难度和渠道相对要少一些,也就是说公募的渠道比较少,难度比较大,相反私募的渠道和方法相对会多一点,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搞不清楚的话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上面讲的是结构性融资,下面的话也就是说除了结构性融资以外,公司的融资的形式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经营性融资,可能从理论上和认识高度上我们很多企业家并没有认识到经营性融资,但是事实上我们说很多企业家、很多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都实际上在做这些事情,比如说经营性融资很多开发商在房子还没有建起来的时候,通过卖期房的形式,通过预交抵押金等等形式,实际都是属于经营性融资的一种方式,因为他的目的是自身开发商的资金不足,或者说是现金流困难、现金流不是很充裕,通过提前拿到资金,实际上就达到了一个融资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原始权益人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通过特设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构造和转换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即证券的过程。这种由一组不连续的应收帐款或其他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量支撑的证券,被称之为资产支撑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即 ABS)。
一、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1.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对自身资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流动性较差但能带来稳定现金流量的存量资产如应收帐款、住房抵押贷款等或未来能带来稳定现金流量的合同或项目进行剥离,出售给SPV.
2.SPV将从不同发起人处购买的资产“开包”,组合成资产地。这些资产地内的资产采用真实销售的方式从原始权益人处购入,与原始权益人进行了破产隔离,即它不属于原始权益人破产清偿财产的范围。
3.SPV将资产地内的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设计成各种期限不等、利率高低不一的证券。
4.进行证券信用增级。信用增级有多种方式:(l)破产隔离。由于实行破产隔离,使证券化的资产与原始权益人自身的信用水平分开,投资者不受原始权益人信用风险的影响。(2)卖方信用增级。一是直接追索权,即SPV对资产遭到拒付时有权向原始权益人追索;二是资产储备,即原始权益人持有证券化资产之外的足以偿付SPV购买金额的资产储备;三是购买或保留从属权利,即由原始权益人向SPV提供一笔保证金。(3)第三方信用增级。即由信用较高的金融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5.进行发行评级。SPV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ABS进行发行评级,并对外发布。投资者据此对投资风险进行判断。在信用增级之前,SPV已聘请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过初步评级。
6.进行证券销售。SPV发行的证券可采用包销或委托销售的方式由证券承销商负责销售。由于ABS进行了信用增级,已具备较高的信用等级,因此能以较好的条件售出。
7.SPV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格,向聘用机构付费。
8.实施资产管理,建立投资者应收积累金。原始权益人或其他受委托的公司作为服务人对证券化的资产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该资产产生的现金收入,全部存入设在受托管理机构的SPV收款专户,建立投资者应收积累金。SPV向服务人支付服务费用。
9.还本付息。到了规定期限,由托管机构将积累金拨入付款帐户,对投资者还本付息。由证券化的资产产生的收入扣除本息、支付各项费用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在原始权益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
二、适合证券化的资产种类
从理论上讲,大多数流动性较差但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量的资产经过特别组合后都能证券化。从美、日等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看,适合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有:
1.住房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贷给购房者的以所购住房作抵押的应收款项,期限较长,流动性很差,但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的实践都是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的。
2.应收帐款。应收帐款一般没有利息收入,期限很短,是否能产生现金流量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和支付能力。所以对单个应收帐款而言,其现金流量是不确定的;但对一组应收帐款而言,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整个组合的现金流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因此应收帐款可以证券化,并成为信用中下的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3.汽车抵押贷款和其他消费贷款。
4.高速公路收费、版权专利费等项目。这些项目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量,以此为偿债担保发行的债券,也是ABS的一种形式。这种方式在美国已有了广泛实践。在我国,1995年铁道部门利用年收入超过300亿元现金流量的“铁路建设基金”作为偿债担保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券就类似于这种类型。
三、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特点
l.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因为原始权益人对被证券化的资产采取真实销售的方式出让给SPV,因此,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25号的规定,只确认现金的增加、被证券化资产的减少和相关损益,而不确认负债。这种融资方式有利于保持原有负债比率,有利于维持原有的财务杠杆比,为企业再融资提供了便利。
2.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设计出一种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如多种资产支撑一种证券或一种资产支撑多种证券或多种资产支撑多种证券,有多个当事人参与。这样有利于提高ABS的安全性,以吸引投资者,提高ABS发行的成功率。
3.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由于信用增级技术的应用,使ABS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因此,票面利率一般较低。
4.资产证券化使筹资者匿名融资成为可能。由于ABS的到期清偿只与被证券化的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有关,从而只需向投资者提供该资产的相关信息,而不必提供企业其他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财务秘密和商业秘密,尤其为资信等级较低的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5.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存量资产的质量,加速资产周转和资金循环,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资产证券化具有的创新融资结构,特别的信用增级技术,满足了筹资者、投资者和其他当事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使资产支撑证券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不良资产盘活和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大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