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68 0
2008-03-03

——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青年问题研究专家风笑天

  记者:很多年轻人没有更远大的理想,他们的奋斗目标仅仅变成一套房子,这一状况应该怎么看待?

  风笑天:两个时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位分房和单位不管房子,造成了两代人面临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大不一样。用原来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什么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对现在的年轻人有失偏颇。尤其对买房子的年轻人更不能这么套用旧标准。

  记者:“房奴”是前几年才刚刚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风笑天:我不觉得“房奴”可怜,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是相对先进的思想。而且现在看来,房奴并不是一个暂时的社会现象,它将会成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等社会慢慢接受了这种观念后,人们看这种现象就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记者:有女孩子为了房子抛弃爱情,有男生因为经济实力不足而远离恋爱。年轻人陷入要房子还是要爱情的困境,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能否给这些面临婚恋选择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风笑天:住房压力对感情造成的影响,可能在大城市要更显著一些。而且往往男孩子的压力要更大一点,这也是受我们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要面临要房子还是要爱情的选择。如果有条件,可以暂时选择和父母同住;或者通过父母资助一些钱买房子。

  为了房子而结婚的一些人,他们不一定一开始就抱着这种想法,可能是在环境条件的逼迫下,作了妥协。其实这种情况和以前一样:千方百计想嫁给有钱人、当官的或者外国人,对很多缺陷都视而不见。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有一部分人这么做。现在房子也成为资产了,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这样做。

  对于必须要自己承受购房压力的年轻人,我觉得值得鼓励的方式是找一个与你合得来的人,两个人共同奋斗,一起为这个家而努力,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力决定要为多大的房子而奋斗,不能贪大、求好。爱情、房子都有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