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期
【目录】
【作为文学研究方法的“民国”(专题讨论)】
5 回答关于民国文学的若干质疑 张中良
12 民国文学:阐释优先,史著缓行 李怡
18 再谈“民国”的文学史意义 ——以延安时期文学研究为例 周维东
27 地方书写中的空间、地方与互文性 ——以黄庭坚《书磨崖碑后》为中心 李贵
【当代学术史:问题·方法·流派】
37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来龙去脉与理论遗产(下) ——读韦普肖特的《凯恩斯大战…
49 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 杨国荣
57 儒家的“自由”遗产及其“主义”追求 丁为祥
67 理性何以沦为权力的纯粹工具? ——论《启蒙辩证法》对自我保存理性的批判 张双…
76 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田国强 陈旭东…
85 新型城镇化: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的一种诠释 李萍 田坤明
94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异的动因与表现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崔大树 杨永亮
103 工资法律制度谱系与国家福利制度 李志强 刘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