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了一下我国2013年下半年的经济情况
我国2013年下半年国内经济下行概率较大,利率上行成为最大风险。此轮中国经济调整没有经历完全出清,产能过剩与房地产泡沫化成为复苏的“绊脚石”。下半年下行风险增大,ZF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年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可能性较小;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上行至高位已影响到社会融资成本,票据直贴利率跳升;5、6 月份汇丰PMI 低于50%。预计下半年中国GDP同比下行,环比走弱。消费需求小幅提升,出口上行,但投资继续下行可能性较大,企业继续“去库存”。
我国经济情况:一、GDP:预计二季度GDP 在7.6%,三、四季度降至7.5%与7.3%。二、利率:利率上升使需求“雪上加霜”,预计三、四季度工业9.2%与9%,在市场融资成本上行背景下,国内需求将会继续萎缩,年内ZF扩大投资刺激有效需求可能性较小,投资将延续内生性回落。社会融资规模下滑抑制基建投资,制造业“去产能”,而地产投资稳定,下调三、四季度投资至19%与18%,工业生产偏弱仍将抑制石油制品消费,但汽车销售恢复、房地产类消费稳定与中央反腐效果递减将带来消费小幅回升,预计三、四季度消费13.5%与13.2%。三、融资环境:相比上半年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下半年银行资金逐渐吃紧,并不能保证每一笔贷款申请的用款额度和时间都能满足,所以在贷款审批上一定会比上半年要严格许多另外,银行贷款的审批尺度也严格不少。四、CPI:下调三、四季度CPI至2.3%与2.7%,个别月份超过3%可能性较小。周期性因素难以明显推升CPI;产能过剩与国际原油价格下行下非食品价格稳中趋缓;去年玉米丰收,粮食价格上涨压力较小,而供需偏紧的生猪价格是未来CPI 上行的主要担忧。总体来看,2013年下半年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偏弱, GDP同比下行,环比走弱; 利率上升使国内需求将会继续萎缩;同时,融资环境与上半年相比变的更加艰难;CPI受周期性因素影响不大。
因此从国内看,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化解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金融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第三部分:货币、财政政策2013年下半年财政更积极 货币更稳健2013年政策组合:财政更积极 货币更稳健不出意料,2013年ZF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市场利率上行.预计下半年货币市场利率上移至4-5%。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顺势推进。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下降至5.5-6 万亿,年底M2 与贷款14%与14.3%。出乎意料,2013年ZF工作报告为这一政策组合加上了新的数字约束: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中国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新一届ZF加大了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力度,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综上所述,2013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偏弱,总体呈低速复苏态势;在货币、财政政策方面更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所以说并不是那个人或那个事的过错,是各方各面的综合和政策的推动下才出现了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