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3-11 16:33:54
最可怕的是学到了知识,还是没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6:39:12
好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6:42:54
偏僻入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6:59:27
uxuy 发表于 2014-3-10 18:50
很多人爱动脑子,但那不能算做思考,思考是需要逻辑的。
并且缺乏哲学观念,虽然大家都学过,但是走上社会 ...
是的,学以致用,不换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7:10:12
值得推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7:32:18
值得深思,已推广
附件列表
360截图20140311173059013.jpg

原图尺寸 50.2 KB

360截图20140311173059013.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7:49:51
太有道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7:50:55
还有一个原因,在我们的社会里,你有思想,和领导的不一样,你的前途就有可能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8:17:52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9:18:08
在中国确实是这样的,导致大学和职场严重脱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9:22:21
需要那么多有思想的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9:34:21
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9:34:35
zhide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9:51:16
能学到知识就不错了,很多人知识和思想都没学到。你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思想的,思想的东西太空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9:52:06
非常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0:40:35
收藏了  写的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0:52:17
一直有这样的看法。
知识应当来源于“接触,感知,感悟,思考,分析,知识”的过程,知识的最终获得应当是艰苦的。可我们的教科书从一年级读本开始在堆积知识,一切知识都来得太容易。
所以我们缺失创新型思维、创新性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0:58:59
收藏下来,说得很好,我国教育就这样,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试的学习,老师也乐得轻松,背下来就好,不需要懂。好比在高中学个公式,老师说记下来就得,不需要懂,到大学会教,到了大学,老师说这个不讲,高中学过。

QQ图片20140311205315.jpg

QQ图片20140311205202.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1:33:56
已推广~
附件列表
QQ图片20140311213311.jpg

原图尺寸 33.63 KB

QQ图片20140311213311.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1:53:17
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1:57:45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2:21:51
我觉得讲得还是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2:21:57
很赞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2:37:32
转载就不转载了
这文章意义明确,但没什么可称道的。
我认为,你随便看一本好书,基本都可以推翻中学教科书的写法。事实上,你随便在网上发个有理有据的批判教科书的文章,基本都能得到赞美。
关键是教科书还是别太厚,有伟人的高大上事迹就够了。考前记住天时地利人和,定理技巧就好,要深入学习、思考,教科书上会有注释的,问老师足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2:57:25
说得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3:1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23:25:47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2 00:09:04
大学学的不仅金应该是知识,锻炼的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2 00:25:10
只要还需要考试,编撰课本的人就要思考,那些东西可以出题。所以根本不在于书本,在于考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2 05:41:42
说的很好,但是有些勉强。现在互联网资源如此发达,只要你埋头苦干,一定能有所收获,作为大学生自然是文献读不完。但是中学生就不一样了,时间不多,科目繁杂,种种原因让他们把这种对科学的渴望留在心中,让那些真正热爱科学的人,到大学有精力条件的时候再去挖掘,得到更好的释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