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53 0
2014-03-14

来源:天厚社交投资

中国2月CPI涨幅创13个月最低,而过去一年多猪肉价格大幅下跌,这一迹象表明,经济增长放缓将成为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最大风险,而不再是攀升的物价。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2%,完全符合市场预期。猪肉价格下跌9%。同样表明中国经济疲软的还有PPI指数连续24个月下跌,跌幅2%,略高于预期的1.9%。

不温不火的价格数据或将加剧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而上个月出口增长下跌近20%更是加剧了本周市场的担忧。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至少通胀不构成一种威胁,如果需要的话,中国将有更多空间放松政策以支撑经济。

“当货币紧缩政策没有得到证明是否正当之时,低通胀对市场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铤说。

“低通胀给中国央行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缓解流动性紧张,调控利率上升。”

经过30年至少年平均10%增长率的一成不变,逐步走向成熟的中国经济开始调档进入高质量增长期,而不再是原有的出口和投资驱动模式。

但转型并非易事。今年的很多数据显示,强大的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开年不利,工厂业务订单量低迷,出口增长乏力,令全球投资者感到不安。

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如果希望达到7.5%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需要放松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

但目前尚不清楚该目标是否成为束缚。中国财政部长本周表示,只要就业充分,完全可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并表示中国ZF已经做好了为改革暂时忍受经济放缓痛楚的准备。通缩威胁?

然而,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中国长期以来低迷的PPI指数最令人担忧。连续两年下跌以来,生产者价格通缩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相反,生产者价格指数在2月创下7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价格全面下降,从生产资料到原材料——二者纷纷创下7个月最低记录。

至于是什么原因推动生产者价格下跌分析师们意见不一。有人说这是消费需求乏力的征兆。有人则认为这是由于少数原材料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所致,包括水泥、玻璃和钢。

“短期通货紧缩风险正在增加。”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和周浩在一份报告中称。

“2014年上半年的GDP增长可能会低于7.5%,这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引发进一步的宽松政策。”

没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将再次推出另一大规模ZF支出计划刺激经济,因为中国仍在遭受2008年、2009年出台的4万亿刺激计划的影响。

相反,分析师们认为ZF可能将控制银行间市场利率在较低水平以支持贷款,并增加在某些支持中国新经济发展领域的财政支出,例如环境。

CPI环比上涨0.5%,不及预期的 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