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不少商业模式都是“拿来主义”之后又改良,对于电商是否能取代实体的问题,通过一些欧美国家的现状也能大概看出端倪。
1.以电子产品和生活日用品等大多数准入门槛不高为主的实体店,规模式的经营体验店是受冲击最小的办法,能存活的会是少数效益不错的
2。准入门槛高的,例如首饰,艺术品,奢侈品等,需要体验度高的。实体店受冲击的可能不会太大。
其实很好理解,都是“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博弈。不用看重价值的消费品受网店的冲击会越来越大,毕竟买入成本,时间成本都是实体店比拟不了的。
题外话:
在一定区间虚拟经济能够给与实体经济以助力,但是一旦虚拟经济无限做强,占有了渠道的所有终端,把持了主要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可以对实体经济颐指气使的时候,好比抽了毒品一般,短期飞速发展,到达临界点后就会是灾难,虚拟电商也不能幸免。
国家适时应该对虚拟经济进行税收监控,放松实体经济的税收控制。